人體解剖學/食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人體各系統概要 >> 消化系統 >> 食管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食管esophagus是一個前後壓扁的肌性管,位於脊柱前方,上端在第6頸椎下緣平面與咽相續,下端續於胃的賁門,全長約25厘米,依其行程可分為頸部胸部腹部三段。食管全程有三處較狹窄:第一個狹窄位於食管和咽的連接處,距中切牙約15厘米;第二個狹窄位於食管與左支氣管交叉處,距中切牙約25厘米;第三狹窄為穿經膈肌處。這些狹窄處異物容易滯留,也是腫瘤好發部位。

食管具有消化管典型四層結構,由粘膜、粘膜下膜、肌膜外膜組成。食管空虛時,前後壁貼近,粘膜表面形成7-10條縱行皺襞,當食團通過時,肌膜鬆弛,皺襞平展。食管肌膜由外層縱行、骨層環行的肌纖維組成。肌膜上1/3為橫紋肌,下1/3為平滑肌,中1/3橫紋肌和平滑肌相混雜,食管起端處環行肌纖維較厚,可起到括約肌作用。外膜為疏鬆結締組織。整個食管管壁較薄,僅0.3-0.6厘米厚,容易穿孔

[附]吞咽動作

吞咽動作是指食團由舌背經咽和食管進入胃的過程。舌背上的食團由於舌肌收縮貼靠硬齶,將食團經咽峽推向咽腔,此時軟齶抬起,咽後壁向前,阻斷口咽部和鼻咽部的交通,防止食團進入鼻咽部,舌骨肌肉收縮而上提並帶動喉向前上方移動,舌根被提向後上方,會厭下落,遮蓋喉口,因而,當食團經過咽腔的一瞬間呼吸停止。食團進入咽和食管,由於肌肉由上向下依次收縮推動食團下行,最後通過賁門入胃。整個吞咽過程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舌、齶肌肉有意識地收縮壓擠食團經咽峽入咽腔;第二階段是食團由咽經食管入胃,完全是反射性活動。

參看

32 咽部概況 | 胃概況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食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