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
A+醫學百科 >> 丙戊酸 |
在目前眾多的抗癲癇藥物中,丙戊酸是一個臨床應用廣、療效高和安全性好的首選、廣譜藥物。丙戊酸(德巴金?)不僅可以用於治療各類癲癇的全身性發作,尤其是失神發作和強直-陣攣發作,還可用於部分性發作。此外,丙戊酸很少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並極少引起癲癇的發作加重。下面將丙戊酸的主要臨床特點做一簡要介紹。
1.耐受及撤藥
耐受及撤藥問題是癲癇治療中困擾醫患的兩個重要問題。患者忘記服藥或需要停藥時可能出現撤藥症状;同樣,出現耐藥後一旦停藥,又可誘發癲癇發作。傳統抗癲癇藥物苯二氮?及苯巴比妥最常出現耐受及撤藥問題,而丙戊酸、苯妥英、卡馬西平則幾乎不存在撤藥問題。
2.劑量調整
對醫患而言,理想的抗癲癇藥物在開始治療時無需調整劑量,或可快速調整劑量。苯妥英是唯一不需要調整劑量的抗癲癇藥物;有些藥物如卡馬西平和替加平需緩慢地調整劑量;拉莫三嗪和托吡酯需極緩慢地調整劑量;而丙戊酸的劑量調整可在幾天至幾周內完成。
3.日用量
對患者而言,每日用藥1次或2次可獲得最佳的治療順應性。丙戊酸每日1次即可很好地控制特發性全身性癲癇的發作,每日2次可很好地控制局灶性癲癇的發作。
目前已有丙戊酸緩釋劑型上市銷售,如德巴金緩釋片,每日服用一次即可。緩釋劑型的優點是可提供相對平穩的血藥濃度,避免血液中高丙戊酸濃度水平造成的副作用,特別是震顫和致畸作用。法國的處方中90% 以上使用的都是「緩釋片」。但這種片劑的不足之處是外形尺寸較大,兒童服用不方便,故目前又專門開發了用於兒童的特製的緩釋顆粒劑,以解決這個問題。
4.副作用
與卡馬西平相比,丙戊酸的震顫及體重增加副作用較顯著,但皮疹較少。丙戊酸的急性副作用主要為胃腸道(口服劑型多見)反應及震顫。震顫是輕度過量的表現,減小劑量即可控制。
丙戊酸的慢性毒性反應表現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體重增加,高血氨也很常見,但對大多數患者來說不存在臨床意義。治療劑量的丙戊酸不會影響認知功能,除非使用極高劑量。
特應性的副作用雖罕見,但危險性較大。血小板減少症的嚴重程度與劑量相關,外科研究表明,血小板減少與出血無關;胰腺炎的發生率約為1/40 000 ;肝炎的發生率約為1/10 000~1/40 000 。近年來,隨著對危險因素的全面了解,以及採取了嚴密的監測措施,未再有因胰腺炎或肝炎而致死的報導。
5.對生育的影響
丙戊酸對性慾或口服避孕藥無任何影響。雖然芬蘭曾有報導,丙戊酸可增加多囊卵巢的發生,但是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等並沒有支持的報導,說明芬蘭的研究結果可能與芬蘭人群特定的遺傳因素有關。
20年前,人們非常關注丙戊酸的致畸作用—可增加脊柱裂的風險。目前,由於明確並控制了危險因素(如聯合治療,丙戊酸血藥濃度高,家族遺傳史等),並增加了葉酸的攝入,這種狀況得到了逆轉。
雖然現在市場上出現了新的抗癲癇藥物,但都不足以挑戰丙戊酸的地位。丙戊酸仍然是目前以及今後一段時間內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抗癲癇藥物。
|
|
關於「丙戊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