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囊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鼻部囊腫


目錄

1、簡介

鼻部囊腫按解剖部位通常分成三類:①始基來源於胚胎顱面部各突起相融合處的面裂囊腫(較常見的有鼻前庭囊腫);②發生於上頃骨的牙源性囊腫(包括牙周囊腫含牙囊腫);③發生於鼻塞的囊腫(常見的有粘膜囊腫和粘液囊腫)。  

2、病因

鼻囊腫因其所在部位和囊腫內所含物質及產生原因的不同而名稱備異。

按所在部位可分為發生於鼻腔備壁或鼻周軟組織內的各種面裂囊腫,如鼻背中線皮樣囊腫與鼻前庭囊腫;發生於上領骨的牙源性囊腫及發生於鼻塞內的鼻塞囊腫如粘膜囊腫、粘液囊腫等。

按囊腫內所含物質成分的不同可分為度樣囊腫、含齒囊腫、粘膜囊腫、粘液囊腫、氣囊腫以及在此基礎上因感染而形成的潞留性膿囊腫。

按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發盲異常,腺體因腺管阻塞不能分泌而瀦留炎症感染因素刺激等等。

由於先天遺傳或發育異常的囊腫有各種面裂囊腫,如鼻翼下面裂囊腫、鼻背中線度樣囊腫及瘺管、唇齶裂囊腫、鼻齶囊腫切牙骨囊腫及鼻前庭囊腫、含牙囊腫等。其中多由面突在發育過程中於接合或融合之處胚胎殘餘上度發展而成。而鼻前庭囊腫也可由鼻腔底的粘液腺腺管阻塞、分泌物瀦留所致。至於含齒囊腫則可能是在牙齒髮育過程中,由正常的牙濾泡發展而來。

腺體內分泌物瀦留所致的囊腫(如前所述的鼻前庭囊腫)可因腺管阻塞引起;鼻竇粘膜囊腫分泌型者也由此而來,因而有時又稱粘液瀦留囊腫或粘膜下囊腫。

由感染刺激引起的囊腫(如發生於上頜骨的牙周囊腫),是由牙根感染或損傷後,根尖肉芽組織發生囊腫樣變所致;而發生於上頜竇的粘液囊腫如為非分泌型者,則是由於鼻竇慢性炎症使粘膜下毛細血管壁受損而滲出的漿液積聚於鼻竇粘膜內的疏鬆結締組織中形成的假性囊腫,又稱漿液囊腫。此外,鼻竇粘液囊腫也可因外傷。手術、腫瘤炎症等因素阻塞竇口,造成竇內分泌物瀦留所致。

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鼻囊腫種類較多,同樣的致病原因可引起不同部位的鼻囊腫,而同一囊腫也可由多種因素促成。這也說明其病因的複雜性。臨床工作中,應認清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以便掌握各種鼻囊腫的特點。  

3、治療

所有病例均用「病灶」切除。如切除先天性皮樣囊腫囊壁,面裂囊腫囊壁,摘除死骨,刮除炎症骨質,拔除病牙等。皮膚缺損小者,直接分離縫合,大者採用移植皮膚和皮下組織蒂游離三角形皮瓣推進整復等。

手術切除。切除眼角部位的皮樣囊腫時應注意有時囊腫與硬腦膜相連。如誤傷硬膜而未及時處理,則可形成腦脊液漏。  

4、臨床表現

1、大者可有同側鼻腔呼吸受阻,鼻內或上唇發脹。

2、一側鼻翼附著處隆起,觸及彈性而柔軟的腫塊。

3、合併感染則囊腫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顯。  

5、輔助檢查

1、一般鼻竇囊腫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牙源性囊腫或與腫瘤鑒別檢查專案可包括「A」「B」「C」。

關於「鼻部囊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