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修補術
A+醫學百科 >> 鼻中隔穿孔修補術 |
由於各種原因所造成的鼻中隔穿孔。
目錄 |
手術器械
除鼻中隔矯正術的手術器械外,尚需乳突自動拉鉤、耳道皮瓣剝離器等。
術前準備
2.鼻內滴石蠟油或復方薄荷油以保持粘膜的潤澤,並滴用0.5%慶大黴素或3%林可黴素保持鼻腔的清潔。
3.如要取顳肌筋膜時,需將耳廓上方顳部的頭髮剃去,準備皮膚。
麻醉
手術方法
鼻中隔穿孔的修補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鼻中隔粘膜移位修補、鼻中隔粘膜瓣修補、鼻甲粘膜瓣移植、鼻甲粘膜瓣轉移和筋膜修補等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鼻中隔粘膜移位修補法 此法適用於中隔前下方的較小穿孔,穿孔直徑小於1cm者。
1.在鼻中隔左側面粘膜上,用小圓刀在穿孔的周圍作一梭形切口(),使穿孔的上下方各形成一三角形粘膜瓣。
2.將穿孔上下方的兩個三角形粘膜瓣自尖端剝離至穿孔邊緣,以穿孔邊緣為蒂,分別向上向上翻起並用絲線縫合固定,使之形成穿孔右側面的粘膜。
3.於穿孔後方作一鬆弛切口,該切口與梭形切口後緣平行,兩者間的距離應大於穿孔直徑。用剝離器自梭形切口向後剝離到鬆弛切口為止。將其前移覆蓋已縫合之三角形粘膜瓣並相互縫合()。
4.兩側鼻腔各用指套和紗條堵塞,使兩側粘膜瓣緊貼。
(二)鼻中隔粘膜瓣修補法 此法適用於中隔穿孔較小,而穿孔的上下方有足夠的粘膜形成粘膜瓣者。
1.在中隔之一側,於穿孔上方取一較穿孔稍大之帶蒂粘膜瓣,蒂部在穿孔上緣,長度至少應長於穿孔的直徑。
2.在中隔之另一側,於穿孔之下方(必要時可延伸至鼻底),取同樣大小之帶蒂的粘膜瓣,蒂部在穿孔下緣()。
3.將兩側粘膜瓣剝離至蒂部,並把粘膜瓣向穿孔翻入,左側粘膜瓣翻至穿孔右側,右側粘膜瓣翻至穿孔左側,使兩側粘膜瓣之創面相互對合(),然後用縫線相互固定()。
4.切開穿孔前後緣(蒂部除外)之粘膜,分別與翻起的粘膜瓣縫合2~3針。
5.將消毒橡皮指套放入鼻腔,內用紗條堵塞,使粘膜瓣緊密貼合。
(三)鼻甲粘膜瓣移植法 如鼻中隔穿孔部位相當於下鼻甲水平,則可利用靠近穿孔側的下鼻甲粘膜修補。
1.用直角小尖刀切除穿孔邊緣約1mm左右,使穿孔邊緣成一創面,創面宜呈漏斗狀,近下鼻甲一側切除較多一些,另一側可切除少些()。
2.在準備用以修補的下鼻甲上,與穿孔邊緣創面的相應部位,用直角小尖刀作一較穿孔稍大的環形粘膜切口,周圍粘膜剝離,中央留作根蒂。將剝離的環形粘膜經穿孔在對側輔開成粘膜瓣。
3.用凡士林紗布填對側鼻腔穿孔處,使鼻中隔與下鼻甲之創面貼緊()。
4.3~5d後抽出凡士林紗布。檢查鼻中隔與下鼻甲粘連情況,如有小部分粘連不夠,可在該處再刮一創面,促使粘連癒合。4~5周後如穿孔周圍與下鼻甲已完全粘連,局部供血良好,可將粘連在穿孔上的下鼻甲粘膜與下鼻甲本體切開,中間填以凡士林紗布,將鼻中隔推回中央()。
(四)鼻甲粘膜瓣轉移法 如鼻中隔穿孔位置不在下鼻甲或中鼻甲平面時,則可在下鼻甲上取一帶蒂粘膜瓣修補。
1.在穿孔邊緣約1mm處切開粘膜,分離後翻向對側。
2.在鄰近之下鼻甲上作一「∩」形切口,剝離粘膜瓣至蒂部,將粘膜瓣翻起覆蓋於穿孔處()。粘膜瓣應較穿孔稍大,且無張力。如有張力,可將蒂部再切長一些,然後將粘膜瓣縫合於穿孔周圍之創面上。或是將下鼻甲向上骨折,於下鼻甲下面作一「∩」形切口,翻下,覆蓋於穿孔處,並縫合之(0)。
3.在對側鼻腔內放入一消毒橡皮指套,內有紗條堵塞。另一側在粘膜瓣修補穿孔處可用凡士林紗布堵塞壓迫,使穿孔緣創面與粘膜瓣貼緊。
4.2~3周後切斷蒂部,用凡士林紗布或塑料片隔開中隔與鼻甲直至創面癒合。
(五)筋膜修補鼻中隔穿孔法 筋膜有較強的存活力,可用來修補較大的穿孔。
1.首先在耳廓上方顳部皮膚處作一約2.5~3cm長的皮膚切口深達顳肌筋膜。分離、暴露顳肌筋膜。用小圓刀取一塊較穿孔大數倍的筋膜,用鹽水紗布包裹保存備用,然後縫合皮膚切口。
2.在穿孔的鼻中隔前方作一縱形切口,並以剝離器剝離至穿孔周圍的粘膜,剝離的範圍應相距穿孔邊緣約0.5cm。
3.將備用的筋膜由切口處放入,並嵌於穿孔邊緣的兩層粘膜之間,再以絲線縫合固定。
4.鼻腔的兩側各用消毒的橡皮指套和紗條充填壓迫。
注意事項
1.手術前要充分了解穿孔情況,以設計理想的手術方法。
2.在行鼻腔堵塞時鬆緊適度,不能因堵塞過緊影響移植瓣的血供,從而影響手術的成功。
術後處理
2.當鼻腔堵塞物取出以後,要觀察移植物生長情況,每天可用生理鹽水棉片濕敷。
3.如移植物為帶蒂的粘膜瓣時約3~5周切除蒂部,應注意用凡士林紗布或塑料薄片將創面分隔開,防止鼻腔發生粘連。
|
關於「鼻中隔穿孔修補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