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魚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石首魚 | 中藥圖典 |
石首魚 Shí Shǒu Yú |
|
---|---|
別名 | 黃花魚、石頭魚、江魚、黃魚、海魚、黃瓜魚、鱢 |
功效作用 | 益氣健脾;補腎;明目;止痢。主病後、產後體虛;乳汁不足;腎虛腰痛;水腫;視物昏花;頭痛;胃痛;瀉痢 |
英文名 | yellow croaker, small yellow croaker |
始載於 | 《食性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胃經、脾經、肝經、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石首魚drum
亦作croaker。
鱸形目(Perciformes)石首魚科(Sciaenidae)約160種魚的統稱。一般為底棲,肉食性,大部分分布暖海或熱帶沿海,少數生活於溫帶或淡水水域。多數種能藉連在鰾上的強大肌肉的活動而發出聲音,鰾起共鳴室的作用,使聲音擴大,故英文名意為鼓魚。具二背鰭,一般為銀白色。弱魚、海鱒及鰾膠魚(狗屬〔Cynoscion, 即犬齒石首魚屬〕)的口大,下齶突出,犬齒髮達,但大多數石首魚下齶不突而且牙小,有些頦部具須。體型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亞灣的麥克唐納氏犬牙石首魚(C. macdonaldi),可重達100公斤(225磅),其他種類都小得多。
雖然croaker或drum之名可用於整個石首魚科以及某些種,但本科一些種卻俗稱corbina、whiting、弱魚(weakfish)及海峽巴司魚(channel bass)等。本科許多種為食用魚或游釣魚。其中知名種類有西大西洋的大型淡紅色的紅石首魚(Sciaenops ocellatus, 即海峽巴司魚、似石首魚)、美洲河湖產的銀色的淡水石首魚(Aplodinotus grunniens)、大西洋以無鰾聞名的王魚(Menticirrhus saxatilis, 即岩棲無鰾石首魚)及西大西洋的灰或銅紅色的黑石首魚(Pogonias cromis, 即多須石首魚)。
石首魚又名黃魚,主要生活在多泥沙的海底,大部分過群體生活。石首魚主要以貝類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與其它魚不同的是,石首魚群經常會發出呻吟一樣的聲音,這是它們聯絡的信號,但是漁民們卻可以根據這種聲音對其進行捕撈。中國所產的石首魚種類有大黃魚、小黃魚以及梅童魚。
釋名: 石頭魚、江魚、黃花魚。干者名想魚。
氣味: (肉)甘、平、無毒。
目錄 |
主治
2、水有積食。用想魚炙熟吃。
3、蜈蚣咬傷。用白想皮貼傷處。
4、石淋。用石首魚頭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與當歸等分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飲服,立愈。
5、耳出膿。用石首魚頭中石研為末,或燒存性後研為末,敷塗耳內。
【藥 名】
石首魚
【拼 音】
SHISHOUYU
【來 源】
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肉。
【功 效】
開胃、益氣、明目、養心安神。
主 治
【性味歸經】
甘,平。①崔禹錫《食經》:「味甘,溫,無毒。」②《醫林纂要》:「甘咸,平。」
入脾、胃二經;《本草撮要》:「入足陽明、少陰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煮食。
【用藥忌宜】
①《本草匯言》:「動風發氣,起痰助毒。」②《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瘡助熱。」
【別 名】
黃花魚(《臨海異物志》)、石頭魚(《嶺表錄異》)、鱢(《醫心方》)、江魚(《浙志》)、黃魚(《本草述》)、海魚、黃瓜魚(《醫林纂要》) ①大黃魚 ,又名:大黃花魚。②小黃魚 ,又名:小黃花魚、花魚、古魚、大眼
【藥用部位】
以上兩種動物的干製品(石首魚鯗)、頭骨中的耳石(魚腦石)、鰾(魚鰾)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
①大黃魚 分布我國東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島最多,黃海很少見。②小黃魚 分布我國黃海、渤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
秋、冬採收。
【拉丁名】
①大黃魚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②小黃魚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考 證】
食性本草。
中藥化學成分
每100克大、小黃魚分別含:水分81,79克;蛋白質17.6,16.7克;脂肪0.8, 3.5克;灰分0.9,0.9克;鈣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鐵0.9,1.2毫克;硫胺素0.01,0.01毫克;核黃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0.9毫克。每1公斤鮮石首魚含碘120微克。
參考
|
關於「石首魚」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