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葉繡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麻葉繡球
Má Yè Xiù Qiú
麻葉繡球
別名 碎米丫、山茴香、碎米椏
功效作用 咽喉腫痛跌打內傷,白帶瘡毒
英文名 Root of Blume Spiraea
始載於 貴州民間藥物
毒性  
歸經 心經肺經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麻葉繡球-花卉》

麻葉繡球 [薔薇科] [綉線菊屬]

別 名:麻葉綉線菊 拉丁名:Spiraea cantoniensis

產地分布: 原產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黃河中下游及以南各省都有栽培。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5米。枝細長,暗紅色,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菱狀披針形至菱狀矩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緣有缺刻狀鋸齒,兩面無毛。4~5月開白色小花,花10~30朵集成半球狀傘形花序,著生於新枝頂端。果熟期10~11月,蓇葖果。

生長習性: 性喜陽光,稍耐陰。耐旱,忌水濕。較耐寒,適生於肥沃濕潤土壤。

園林用途: 麻葉繡球植株叢生成半圓形,開花白色一片,十分雅緻,可叢植於池畔、路旁或林緣,也可列植為花籬。

繁殖培育: 扦插、分株繁殖為主,亦可播種繁殖。花後宜疏剪老枝及過密枝。冬施基肥。  

《中藥材基本資料》

Bke3j.jpg

【藥名】麻葉繡球

【別名】碎米椏、山茴香

【漢語拼音】ma ye xiu qiu

【英文名】Root of Blume Spiraea

【科屬分類】薔薇科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iraea blumei G.Don  

《功能與主治》

【歸經】肺;心;肝經

【功效】活血止痛解毒祛濕

【考證】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性味】辛;微溫

【主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咽喉腫痛白帶,瘡毒,濕疹

【功效分類】解毒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侵酒。外用:適量,研末,浸油搽。  

《生態環境與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2000m的向陽山坡、雜木林內或路旁。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呆挖取根、根皮,洗淨晒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動植物形態》

Bke3k.jpg

繡球綉線菊 灌木,高1-2m。小枝細,開張,稍彎曲,深紅褐色或暗灰褐色,無毛,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無毛,有數個外露鱗片。單葉互生;葉片菱狀卵形至倒卵形,長2-3.5cm,寬1-1.8cm,先端圓鈍或微尖,基部楔形,邊緣自近中部以上有少數圓鈍缺刻狀鋸齒或3-5淺裂,兩面無毛,下面淺藍綠色,基部具有不明顯的3脈或羽狀脈。傘形花序有總梗,無毛,具花10-25朵;花梗長6-10mm,無毛;苞片披針形,無毛;花直徑5-8mm;萼筒鍾狀,外面無毛,內面具短柔毛;萼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內面疏生短柔毛;花瓣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長2-3.5mm,寬幾與長相等,白色;雄蕊18-20,較花瓣短;花盤由8-10個較薄的裂片組成,裂片先端有時微凹;子房無毛或僅在腹部微具短柔毛,花柱短於雄蕊。蓇葖果直立,無毛,花柱位於背部先端,傾斜開展,萼片直立。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名家論述與選方》

【各家論述】《貴州民間藥物》:調氣止痛。洽白帶,瘡毒。

【選方】①治跌打內傷,瘀血積滯疼痛:麻葉繡球根(乾的)二兩,泡酒一斤。日服三次,每次兩。(《貴州民間藥物》)②治咽喉腫痛:珍珠梅根一兩,半邊蓮金銀花各五至六錢,水煎,加白糖服。(《浙江天日山藥植志》)③治白帶:麻葉繡球根三錢,蒸白糖服。(《貴州民間藥物》)④治碎米瘡:麻葉繡球根皮適量,研末泡菜油,搽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資料來源》

【出處】《中華本草》

關於「麻葉繡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