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潰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麻風潰瘍一般好發於足底足跟四肢關節附近。

目錄

足底潰瘍的原因

病原菌麻風桿菌。在光學顯微鏡下完整的桿菌為直棒狀或稍有彎曲,長約2~6微米,長約0.2~0.6微米,無鞭毛、芽孢或莢膜。非完整者可見短棒狀、雙球狀、念珠狀、顆粒狀等形狀。數量較多時有聚簇的特點,可形成球團狀或束刷狀。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麻風桿菌新的結構。麻風桿菌抗酸染色為紅色,革蘭氏染色為陽性。離體後的麻風桿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時即喪失其繁殖力,在60℃處理一小時或紫外線照射兩小時,可喪失其活力。一般應用煮沸、高壓蒸氣、紫外線照射等處理即可殺死。

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為例)比較廣泛,主要見於皮膚、粘膜、周圍神經淋巴結、肝脾等網狀內皮系統某些細胞內。在皮膚主要分布於神經末梢巨噬細胞平滑肌、毛帶及血管壁等處。在粘膜以甚為常見。此外骨髓睾丸腎上腺、眼前半部等處也是麻風桿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圍血液橫紋肌中也能發現少量的麻風桿菌。麻風桿菌主要通過破潰的皮膚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體外,其它在乳汁、淚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風桿菌,但菌量很少。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必須指出,儘管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肯定什麼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要機體的抵抗無疑是在傳染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一個傳染性患者的周圍人群受到感染的機會雖然相似,但發生麻風的畢竟是少數。麻風院(村)附近的地區,麻風發病率也並不高,即使是麻風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過5%。此外約有2/3的麻風病人並問不出麻風接觸史。這些都表明,多數長期密切接觸者並不發病。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後的過程和表現,主要取決於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機體的免疫狀態。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麻風病也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存在有亞臨床感染(Subcllinicalinfection),藉以說明麻風病的感染率要比發病率高得多,絕大多數接觸者在感染後建立了對麻風菌特異性免疫力,以亞臨床感染的方式而終止感染。

足底潰瘍的診斷

臨床表現: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一般認為潛伏期平均為2~5年,短者數月,長者超過十年。如果發病,大多是不知不覺的。在典型症状開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適肌肉關節酸痛四肢感覺異常等全身前軀症状。這些表現沒有特異性。免疫力較強者,向結核樣型麻風一端發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發展。現根據五級分類法,對各型麻風症状特點分述如:

一、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較強,麻風桿菌被局限於皮膚神經。皮膚損害有斑疹和斑塊,數目常一、二塊,邊緣整齊、清楚、常有明顯的感覺(濕、痛、觸)障礙分布不對稱,損害處毳毛脫落,這是很重要的特徵。好發於四肢、面部、肩部和臂部等易受磨擦的部位。斑疹顏色有淺色和淡紅色,表面常無鱗屑。斑塊的顏色常為暗紅色,輪廓清楚,邊緣高起有的向內傾斜,移行到變平的萎縮中心,有的趨向於邊緣厚度不同的半環形、環形或弓狀。表面多乾燥有鱗屑,有時可見多數小丘疹堆積而成的損害。損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經。有時損害附近的淋巴結也變大。眉毛一般不脫落。

本型的周圍神經受累後(如耳大神經尺神經、腓神經等),神經桿變粗大呈梭狀、結節狀或串珠狀,質硬有觸痛,多為單側性,嚴重時因發生遲髮型超敏反應可形成膿瘍或瘺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經症狀而無皮膚損害,稱為純神經炎。臨床上表現神經粗大,相應部位的皮膚感覺障礙和肌無力。神經受累嚴重時,神經營養、運動等功能發生障礙,則出現大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形成「爪手」(尺神經受累)、「猿手」(正中神經受累)、「垂腕」(橈神經受累)、「潰瘍」、「兔眼」(面神經受累)、「指(趾)骨吸收」等多種表現。畸形發生比較早。

本型查菌一般為陰性。麻風菌素實驗為強陽性細菌免疫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組織病理變化為結核肉芽腫,其特點是在表皮下看不見「無浸潤帶」,抗酸染色查不到抗酸桿菌。少數病人不經治療可以自愈,若經治療消退較快。一般預後良好,但形成的畸形常不易恢復。

二、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發生的與結核樣型相似,為斑疹和斑塊,顏色淡紅、紫紅或褐黃,邊界整齊清楚,有的斑塊中央出現「空白區」或「打洞區」(又稱無浸潤區、免疫區),形成內外邊緣都清楚的環狀損害,洞區以內的皮膚似乎正常。損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許鱗屑。損害數目多發,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軀幹、四肢、面部為多,分布較廣泛,但不對稱。雖有感覺障礙,但較TT輕而稍遲。眉睫一般不脫落。神經受累粗大而不對稱,不如TT粗硬而不規則。粘膜、淋巴結、睾丸、眼及內臟受累較少而輕。

本型查菌一般為陽性,細胞密度指數(對數分類法,後同)1~3+。麻風菌素試驗為弱陽性、可疑或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較正常人低下。組織病理變化與TT相似,但上皮樣細胞周圍的淋巴細胞較少、較鬆散。在表皮下可見有一狹窄的「無浸潤帶」,切片抗酸染色無或有少許麻風桿菌。預防一般較好。「升級反應」可變TT,「降級反應」可變為BB。麻風反應後易致畸形和殘廢。

三、中間界線類麻風

本型皮損的特點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塊、浸潤等。顏色有葡萄酒色、枯黃色、棕黃色、紅色、棕褐色等。有時在一塊皮損上呈現兩種顏色。邊緣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損害的形態有帶狀、蛇行狀或不規則形,若為條片狀,則一側清楚,一側浸潤不清。若為斑塊,中央有「打洞區」,其內環清楚高起,漸向外體面斜,外緣浸潤而不清,呈倒碟狀外觀。有的損害呈紅白的環狀或多環狀,形似靶子或徽章,稱為「靶形斑」「徽章樣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損呈展翅的蝙蝠狀,顏色灰褐,稱為「蝙蝠狀面孔」。常見一個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膚上存在似瘤型和結核樣型的損害。有時可見到「衛星狀」損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髖部可風由結節組成的厚墊狀塊片。損害表面滑、觸之較軟。損害數目較多,大小不一,分布廣泛,多不對稱。神經受損後,輕度麻木,比結核樣型輕,比瘤型重。眉睫常不脫落。粘膜、淋巴結、眼、睾丸及內臟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為陽性,細菌密度指數2~4+。麻風菌素試驗反應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界於兩極型之間。組織病理變化為組織細胞肉芽腫,表皮下「無浸潤帶」大部分存在,可見組織細胞不同程度地向上皮樣細胞分化,一般較小,有的切片中可見典型、不典型泡沫細胞。淋巴細胞少而分散。切片抗本鄉染色有較多的麻風桿菌,預後介於兩極型之間。本型最不穩定,「升級反應」向BT發展,「降級反應」向BL發展。

四、界線類偏瘤型麻風

本型皮膚損害有斑疹、丘疹、結節、斑塊和瀰漫性浸潤等。損害大多似瘤型損害,數目較多,形態較小,邊界不清,表面光亮,顏色為紅或桔紅色。分布較廣泛,有對稱的傾向。損害內的感覺障礙較輕,出現較遲。有的損害較大,中央呈「打洞區」,內緣清楚,外界浸潤模糊。眉、睫、發可以脫落,常不對稱。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瀰漫性浸潤亦可形成「獅面」。中晚期病人粘膜充血、浸潤、腫脹、淋巴結和睾丸腫大有觸痛。神經受累傾向多發雙側性,較均勻一致,觸之較軟,畸形出現較晚。

本型查菌強陽性,細菌密度指數為4~5+。麻風菌素反應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顯示有缺陷。組織病理變化,肉芽腫性質傾向於泡沫細胞肉芽腫,有的組織細胞發展為不典型的上皮樣細胞,有的發展為泡沫細胞。淋巴細胞常呈灶狀,存在於泡沫細胞浸潤之間,為本型的病理特點。切片抗酸染色有多量麻風桿菌。預後比LL好,比TT 差,但仍不穩定,「升級反應」可變為BB,「降級反應」可變為LL。

五、型麻風

本型病人對麻風桿菌缺乏免疫力,麻風桿菌經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組織器官受侵的範圍比較廣泛。皮膚損害的特點是數目多,分布廣泛而對稱,邊緣模糊不清,傾向融合,表面油膩光滑。皮膚的顏色除淺色斑外,大多由紅色向紅黃色、棕黃色發展。感覺障礙很輕。在較早期就有眉睫毛稀落的表現,先由眉的外側開始脫落,以後睫毛亦稀落,這是瘤型麻風的一個臨床特點。麻風桿菌檢查強陽性,皮膚損害有斑疹、浸潤、結節及瀰漫性損害等。早期斑狀損害分布於全身各狀,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見,顏色淡紅色或淺色,邊界不清,須在良好的光線下仔細檢視,方可辯認。稍晚,除斑損繼續增多外,陸續形成淺在性、瀰漫性潤和結節。在面部由於浸潤瀰漫增厚,外觀輕度腫脹,眉睫常有脫落。稍晚,斑損融合成大片浸潤,或在斑損和瀰漫性浸潤上出現結節,瀰漫性浸潤向深部發展,更增明顯而嚴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瀰漫增厚,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變大,眉睫脫光,頭髮稀脫或大片脫落,結節和深在性浸潤混融在一起,眼結膜充血,形成「獅面」樣外觀。四肢伸側、肩、背、臀部、陰囊等處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結節。更晚,由於瀰漫性損害部分吸收,並有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在小腿,皮膚輕度變硬,光滑發亮,出現魚鱗樣或蛇皮樣損害,長久不退,有的頭髮幾乎脫光,可見殘發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經干雖然受累,但感覺障礙較輕,表現較晚。神經干輕度粗大,對稱而軟,到晚期亦可出現肌肉萎縮、畸形和殘廢。

鼻粘膜損害出現較早,先充血腫脹,以後隨著病情加重,發生結節、浸潤和潰瘍。嚴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當鼻樑塌陷即見鞍鼻。淋巴結在早期即已受累,輕度腫大,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到中晚期則腫大明顯,並有觸痛。

睾丸受累,先腫大後萎縮,並有觸痛,出現乳房腫大等。

眼部受累,可發生結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內臟組織器官亦同時受累,如肝脾腫大等。

本型查菌強陽性,4~6+。麻風菌素試驗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顯示有明顯缺陷。組織病理變化特點為泡沫細胞肉芽腫結構、主要由胞漿豐富的典型泡沫細胞構成。表皮下有「無浸潤帶」。切片抗酸染色有大量麻風桿菌,可成束或成球。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畸形較少,晚期可致殘廢。本型比較穩定,只有極少數在一定條件下可向BL轉變。

六、未定類麻風

本類為麻風的早期表現,是原發的, 未列入五級分類中,性質不穩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它類型轉變。演變為何種類型可依病人機體免疫力的強弱,向其它類型轉變,多數向結核樣型演變,少數向界線類及瘤型演變。臨床症状較輕,不累及內臟。皮損單純,上有淡紅斑或淺色斑,表面平無浸潤,不萎縮。毳毛可脫落。皮損為園形、橢園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對稱,皮損可有輕度感覺障礙。神經干受累較輕,雖有增大但硬度較低,產生運動障礙和畸形者少。查菌多為陰性。麻風菌素試驗多為陽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顯缺陷。組織病理變化為非特異性炎細胞浸潤。預後取決於機體的細胞免疫發展的程度。麻風菌素試驗陽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正常者預後良好。其發展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向其它類型演變。

診斷:

麻風病的診斷必須細緻耐心,爭取早期確診、不漏診、不誤診。早治早愈,不致時機使病情加重,造成畸形、殘廢,或使擴大傳染。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状、細菌檢查和組織病理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對個別一時難以確診的病例,可以定期複診和隨訪,或請有關科會診,給予排除或確診。

一、病史詢問必須著重了解與麻風病有關的項目,如是否來自流行區、家族、親友和鄰居有無同樣的病人,有無接觸史等。

二、體格檢查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

檢查神經時既要注意周圍神經乾的變化,又要注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

足底潰瘍的鑒別診斷

足底脫皮:當你的腳部皮膚出現脫皮現象時,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小毛病,它很有可能是皮膚疾病的信號。

手掌及足底發紅:足底是人體經絡的彙集處之一,足底也具有豐富的穴位血管神經末梢,人體各內臟器官在足底有六十四個對應的反射區,手掌也同樣類似。手掌及足底發紅一般來說是血流不暢的情況造成的,或是局部毛細血管擴張

足底燒灼感:足底筋膜急性發炎時會出現足底灼燒感,且有紅腫。足底筋膜炎是一種足底的疼痛症状,位於足底足跟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足痛症。

臨床表現: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一般認為潛伏期平均為2~5年,短者數月,長者超過十年。如果發病,大多是不知不覺的。在典型症状開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適肌肉關節酸痛四肢感覺異常等全身前軀症状。這些表現沒有特異性。免疫力較強者,向結核樣型麻風一端發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發展。現根據五級分類法,對各型麻風症状特點分述如:

一、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較強,麻風桿菌被局限於皮膚和神經。皮膚損害有斑疹和斑塊,數目常一、二塊,邊緣整齊、清楚、常有明顯的感覺(濕、痛、觸)障礙分布不對稱,損害處毳毛脫落,這是很重要的特徵。好發於四肢、面部、肩部和臂部等易受磨擦的部位。斑疹顏色有淺色和淡紅色,表面常無鱗屑。斑塊的顏色常為暗紅色,輪廓清楚,邊緣高起有的向內傾斜,移行到變平的萎縮中心,有的趨向於邊緣厚度不同的半環形、環形或弓狀。表面多乾燥有鱗屑,有時可見多數小丘疹堆積而成的損害。損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經。有時損害附近的淋巴結也變大。眉毛一般不脫落。

本型的周圍神經受累後(如耳大神經尺神經、腓神經等),神經桿變粗大呈梭狀、結節狀或串珠狀,質硬有觸痛,多為單側性,嚴重時因發生遲髮型超敏反應可形成膿瘍或瘺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經症狀而無皮膚損害,稱為純神經炎。臨床上表現神經粗大,相應部位的皮膚感覺障礙和肌無力。神經受累嚴重時,神經營養、運動等功能發生障礙,則出現大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形成「爪手」(尺神經受累)、「猿手」(正中神經受累)、「垂腕」(橈神經受累)、「潰瘍」、「兔眼」(面神經受累)、「指(趾)骨吸收」等多種表現。畸形發生比較早。

本型查菌一般為陰性。麻風菌素實驗為強陽性細菌免疫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組織病理變化為結核肉芽腫,其特點是在表皮下看不見「無浸潤帶」,抗酸染色查不到抗酸桿菌。少數病人不經治療可以自愈,若經治療消退較快。一般預後良好,但形成的畸形常不易恢復。

二、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

本型發生的與結核樣型相似,為斑疹和斑塊,顏色淡紅、紫紅或褐黃,邊界整齊清楚,有的斑塊中央出現「空白區」或「打洞區」(又稱無浸潤區、免疫區),形成內外邊緣都清楚的環狀損害,洞區以內的皮膚似乎正常。損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許鱗屑。損害數目多發,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軀幹、四肢、面部為多,分布較廣泛,但不對稱。雖有感覺障礙,但較TT輕而稍遲。眉睫一般不脫落。神經受累粗大而不對稱,不如TT粗硬而不規則。粘膜、淋巴結、睾丸、眼及內臟受累較少而輕。

本型查菌一般為陽性,細胞密度指數(對數分類法,後同)1~3+。麻風菌素試驗為弱陽性、可疑或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較正常人低下。組織病理變化與TT相似,但上皮樣細胞周圍的淋巴細胞較少、較鬆散。在表皮下可見有一狹窄的「無浸潤帶」,切片抗酸染色無或有少許麻風桿菌。預防一般較好。「升級反應」可變TT,「降級反應」可變為BB。麻風反應後易致畸形和殘廢。

三、中間界線類麻風

本型皮損的特點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塊、浸潤等。顏色有葡萄酒色、枯黃色、棕黃色、紅色、棕褐色等。有時在一塊皮損上呈現兩種顏色。邊緣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損害的形態有帶狀、蛇行狀或不規則形,若為條片狀,則一側清楚,一側浸潤不清。若為斑塊,中央有「打洞區」,其內環清楚高起,漸向外體面斜,外緣浸潤而不清,呈倒碟狀外觀。有的損害呈紅白的環狀或多環狀,形似靶子或徽章,稱為「靶形斑」「徽章樣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損呈展翅的蝙蝠狀,顏色灰褐,稱為「蝙蝠狀面孔」。常見一個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膚上存在似瘤型和結核樣型的損害。有時可見到「衛星狀」損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髖部可風由結節組成的厚墊狀塊片。損害表面滑、觸之較軟。損害數目較多,大小不一,分布廣泛,多不對稱。神經受損後,輕度麻木,比結核樣型輕,比瘤型重。眉睫常不脫落。粘膜、淋巴結、眼、睾丸及內臟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為陽性,細菌密度指數2~4+。麻風菌素試驗反應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界於兩極型之間。組織病理變化為組織細胞肉芽腫,表皮下「無浸潤帶」大部分存在,可見組織細胞不同程度地向上皮樣細胞分化,一般較小,有的切片中可見典型、不典型泡沫細胞。淋巴細胞少而分散。切片抗本鄉染色有較多的麻風桿菌,預後介於兩極型之間。本型最不穩定,「升級反應」向BT發展,「降級反應」向BL發展。

四、界線類偏瘤型麻風

本型皮膚損害有斑疹、丘疹、結節、斑塊和瀰漫性浸潤等。損害大多似瘤型損害,數目較多,形態較小,邊界不清,表面光亮,顏色為紅或桔紅色。分布較廣泛,有對稱的傾向。損害內的感覺障礙較輕,出現較遲。有的損害較大,中央呈「打洞區」,內緣清楚,外界浸潤模糊。眉、睫、發可以脫落,常不對稱。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瀰漫性浸潤亦可形成「獅面」。中晚期病人粘膜充血、浸潤、腫脹、淋巴結和睾丸腫大有觸痛。神經受累傾向多發雙側性,較均勻一致,觸之較軟,畸形出現較晚。

本型查菌強陽性,細菌密度指數為4~5+。麻風菌素反應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顯示有缺陷。組織病理變化,肉芽腫性質傾向於泡沫細胞肉芽腫,有的組織細胞發展為不典型的上皮樣細胞,有的發展為泡沫細胞。淋巴細胞常呈灶狀,存在於泡沫細胞浸潤之間,為本型的病理特點。切片抗酸染色有多量麻風桿菌。預後比LL好,比TT 差,但仍不穩定,「升級反應」可變為BB,「降級反應」可變為LL。

五、型麻風

本型病人對麻風桿菌缺乏免疫力,麻風桿菌經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組織器官受侵的範圍比較廣泛。皮膚損害的特點是數目多,分布廣泛而對稱,邊緣模糊不清,傾向融合,表面油膩光滑。皮膚的顏色除淺色斑外,大多由紅色向紅黃色、棕黃色發展。感覺障礙很輕。在較早期就有眉睫毛稀落的表現,先由眉的外側開始脫落,以後睫毛亦稀落,這是瘤型麻風的一個臨床特點。麻風桿菌檢查強陽性,皮膚損害有斑疹、浸潤、結節及瀰漫性損害等。早期斑狀損害分布於全身各狀,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見,顏色淡紅色或淺色,邊界不清,須在良好的光線下仔細檢視,方可辯認。稍晚,除斑損繼續增多外,陸續形成淺在性、瀰漫性潤和結節。在面部由於浸潤瀰漫增厚,外觀輕度腫脹,眉睫常有脫落。稍晚,斑損融合成大片浸潤,或在斑損和瀰漫性浸潤上出現結節,瀰漫性浸潤向深部發展,更增明顯而嚴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瀰漫增厚,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變大,眉睫脫光,頭髮稀脫或大片脫落,結節和深在性浸潤混融在一起,眼結膜充血,形成「獅面」樣外觀。四肢伸側、肩、背、臀部、陰囊等處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結節。更晚,由於瀰漫性損害部分吸收,並有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在小腿,皮膚輕度變硬,光滑發亮,出現魚鱗樣或蛇皮樣損害,長久不退,有的頭髮幾乎脫光,可見殘發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經干雖然受累,但感覺障礙較輕,表現較晚。神經干輕度粗大,對稱而軟,到晚期亦可出現肌肉萎縮、畸形和殘廢。

鼻粘膜損害出現較早,先充血腫脹,以後隨著病情加重,發生結節、浸潤和潰瘍。嚴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當鼻樑塌陷即見鞍鼻。淋巴結在早期即已受累,輕度腫大,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到中晚期則腫大明顯,並有觸痛。

睾丸受累,先腫大後萎縮,並有觸痛,出現乳房腫大等。

眼部受累,可發生結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內臟組織器官亦同時受累,如肝脾腫大等。

本型查菌強陽性,4~6+。麻風菌素試驗陰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顯示有明顯缺陷。組織病理變化特點為泡沫細胞肉芽腫結構、主要由胞漿豐富的典型泡沫細胞構成。表皮下有「無浸潤帶」。切片抗酸染色有大量麻風桿菌,可成束或成球。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畸形較少,晚期可致殘廢。本型比較穩定,只有極少數在一定條件下可向BL轉變。

六、未定類麻風

本類為麻風的早期表現,是原發的, 未列入五級分類中,性質不穩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它類型轉變。演變為何種類型可依病人機體免疫力的強弱,向其它類型轉變,多數向結核樣型演變,少數向界線類及瘤型演變。臨床症状較輕,不累及內臟。皮損單純,上有淡紅斑或淺色斑,表面平無浸潤,不萎縮。毳毛可脫落。皮損為園形、橢園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對稱,皮損可有輕度感覺障礙。神經干受累較輕,雖有增大但硬度較低,產生運動障礙和畸形者少。查菌多為陰性。麻風菌素試驗多為陽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顯缺陷。組織病理變化為非特異性炎細胞浸潤。預後取決於機體的細胞免疫發展的程度。麻風菌素試驗陽性,細胞免疫功能試驗正常者預後良好。其發展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向其它類型演變。

診斷:

麻風病的診斷必須細緻耐心,爭取早期確診、不漏診、不誤診。早治早愈,不致時機使病情加重,造成畸形、殘廢,或使擴大傳染。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状、細菌檢查和組織病理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對個別一時難以確診的病例,可以定期複診和隨訪,或請有關科會診,給予排除或確診。

一、病史詢問必須著重了解與麻風病有關的項目,如是否來自流行區、家族、親友和鄰居有無同樣的病人,有無接觸史等。

二、體格檢查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

檢查神經時既要注意周圍神經乾的變化,又要注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

足底潰瘍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鑒於目前對麻風病的預防,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理想的預防藥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應用各種方法早期發現病人,對發現的病人,應及時給予規則的聯合化學藥物治療。對流行地區的兒童、患者家屬以及麻風菌素及結核菌素反應均為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可給予卡介苗接種,或給予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參看

關於「足底潰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