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虎皮草 | 中藥圖典 |
虎皮草 Hǔ Pí Cǎo |
|
---|---|
別名 | 大葉金腰子、大虎耳草、豬耳巴、豬耳朵、牛耳朵、大葉金腰、馬耳朵、龍香草、龍舌草、大腳片、大葉貓眼睛、虎草、坑草、悶雞心、毛白菜、岩烏金菜、斗甲、大葉毛大丁、岩窩雞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生肌收斂。主治臁瘡,燙火傷。 |
英文名 | Herb of Bigleaf Goldsaxifrage |
始載於 | 《陝西中草藥志》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澀 |
虎皮草 (《陝西中草藥》)
【異名】豬耳朵,牛耳朵(《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的全草。
【植物形態】大葉金腰,又名:馬耳朵草、龍香草。
多年生草本,高8~16厘米。
有伸長的匍匐莖和發達的棕色鬚根。
莖肉質多汁,紫紅色,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幾無毛。
基生葉數個,葉片革質,倒卵狀匙形,長3~20厘米,寬2~11厘米,先端鈍圓,基都漸狹成柄,上面深綠色,有棕色毛,近全緣威有波狀齒;葉柄粗壯,長1~6厘米,有棕色毛;莖生葉小,匙形。
不孕枝長達45厘米,葉匙形,頂部的葉稍密集。
花莖自基生葉間抽出,聚傘花序生於莖頂;苞片卵形或狹卵形,長0.6~1.7厘米;花兩性,單花被;萼片4,卵形;雄蕊8,較萼片長;雌蕊心皮2,子房與萼筒相結合。
蒴果水平開展,中央凹入,二緣各具針狀毛一條。
種子卵形,微小,有乳頭狀突起,暗紫褥色;花期3~4月。
果期5~6月。
生於山坡林下或溝邊陰濕處。
分布於陝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江西等地。
藥效
【採集】
春、夏採收葉,晒乾或鮮用。
【性味】《陝西中草藥》:苦澀,寒。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小兒驚風。
②《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生肌,收斂。
治臁瘡,燙火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
外用:搗汁或熬膏塗。
【選方】①治臁瘡:鮮虎皮草適量,搗爛取汁,加雄黃或冰片少許,調勻塗搽患處。
(《陝西中草藥》) ②治燙傷:虎皮草、刺黃連根各等量。
水煎熬膏,塗搽患處。
(《陝西中草藥》)
|
出自A+醫學百科 「虎皮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99%8E%E7%9A%AE%E8%8D%8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虎皮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