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竹柏
Zhú Bǎi
別名  
功效作用 止血接骨。主外傷出血骨折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竹柏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約1億5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被人們稱為「活化石」,是珍貴稀有瀕危樹種。竹柏葉形奇異,終年蒼翠;樹榦修直,樹態優美,葉茂蔭濃,抗病蟲害強,為優美的常綠觀賞樹木,可在公園、庭園、住宅小區、街道等地段內成片栽植,也可與其它常綠落葉樹種混合栽種。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30米,胸50-70米;樹榦通直,樹皮褐色,平滑,薄片狀脫落;小枝樹生,灰褐色。葉子為變態的枝條,交叉對生,質地厚,革質,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無中脈,有多數並列細脈,長8-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多條氣孔線。雌雄異株,雄球花狀,常3-6穗簇生葉腋,有數枚苞片,上部苞腋著生1或2-3個胚株,僅一枚發育成種子,苞片不變成肉質種托。種子核果狀,圓球形,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徑1.5-1.8厘米;梗長2.3-2.8厘米。

名稱: 竹柏 類別: 喬木

別名: 桫杉、山杉、那木、竹葉柏 、雞屎堆樹

裸子植物門 紅豆杉綱 科名: 羅漢松科 屬名:羅漢松屬

拉丁名: Podocarpus nagi

生態習性

分布區較廣,水熱條件差異大,年平均溫18-25℃,1月均溫6-20℃ 以上,極端最低溫在海南為4℃以上,在內陸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 為中性偏陰樹種,散生於山地雨林常綠闊葉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長,結實較多,種子 發芽力強,林下生苗生長旺盛。土壤為山地赤紅壤或山地黃壤,pH值5.5-7.0。以在深厚、 疏鬆、濕潤、多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輕粘土上,生長較為迅速。幼齡時生長緩慢,5年生以後 逐漸加快,30年生達到最高峰,此後生長逐漸減慢。定植後20年結實。主根直而明顯,側根 短小,集中於根頸下25厘米處,細根少,常具根瘤。3-4月開球花,10-11月種子成熟。

繁殖培育

當種子假種皮呈藍紫色時即可採種,不宜曝晒和久藏,應隨采隨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種。播後20天左右始發芽,優質種子的發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後,要遮蔭。兩年苗 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營養袋育苗,生長更快。或於春季採用嫩枝扦插。造林地 宜選在陰坡或半陰坡、空氣濕度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為宜。  

竹柏-育苗技術


竹柏

1、採種及種子處理:為確保能生產優良苗木,採種必須選擇優良採種母樹,優良母樹應具備以下條件:生長健壯,干形通直圓滿,冠形勻稱完整,無病蟲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開花結實的壯齡母樹。在10月下旬以後,待種子成熟,果徑1.2~1.5cm時採種,用高枝剪、採種刀等工具採集,鋪布收集。種子採集後應及時調製,採用搓揉或用木棒搗爛肉質假種皮,用水淘洗取出種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攤在席子上及其它鋪墊物或乾燥地板上陰乾,種子忌曝晒,否則易喪失發芽能力,種子最好隨采隨播,也可貯藏,但不能超過一年時間。

2、圃地要求:竹柏幼苗耐蔭喜肥,因此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背風的耕地或旱地。播種前土壤要求深翻細作,清除石塊和雜草、雜物等,施足基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餅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最好用腐熟廄肥30000~45000kg/hm2。連作圃地還應用150~225kg/hm2硫酸亞鐵、殺螟松25~30kg/hm2對土壤進行消毒。圃地整平後作床,床高20~25cm,寬100~120cm,步道寬30~40cm,長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過10m,開好排水溝,耙平床面,壓實保墒,並在床面篩一層0.5cm厚黃心土。

3、播種育苗:播種以冬播或隨采隨播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種時一般在苗床上進行挖穴播種,行距為15~20cm,穴距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為宜,播種量為200~250kg/hm2,播種後用火土或黃心土覆蓋2~3cm厚,再蓋上雜草或稻草及其它覆蓋物。以保持苗床土壤疏鬆、濕潤,有利於種子發芽出土。冬播或隨采隨播的種子出苗參差不齊,春播稍好,20天後開始發芽出土,一般30~50天。

種子發芽出土後應將覆蓋物逐漸撤掉,第一次撤去1/3,30天後撤去2/3,40天後幼苗出土2/3左右時將覆蓋物全部撤去。


竹柏

4、植後管理:幼苗出土後1~2個月,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加之竹柏幼苗時耐蔭、忌積水,因此暴雨、高溫、曝晒等會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應在幼苗出土後搭棚蔽蔭,蔽蔭材料結實牢固,不傷及苗木,一般採用葦簾,以遮陽網最好。可選遮陽率50%~75%遮陽網,遮蔭時間和強度對苗木木質化程度影響很大,過長時間的遮蔭會使苗木植株纖弱,根系不發達,遮蔭時間從幼苗出土至苗木充分木質化時為宜,每天遮蔭時間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左右,蔭棚要在11月份才拆除。

早晚和陰雨天氣不必遮蔭。4~6月應及時除草,注意及時排水、鬆土和適量施肥工作,可隔15~20天澆施一次濃度為0.2%的尿素或3%~5%的稀薄腐熟豬糞尿,澆施肥料時要做到適量多次,苗小少施,苗大多施,儘可能不澆到苗木葉、莖處,以澆在行間為宜。

6月上旬開始分~3次間苗,定苗時間不遲於7月中旬,保留40~55株/m2。6月中旬以後,苗木進入生長旺盛期,此時苗木生長最快,但木質化程度低,抗逆能力仍較差,氣溫高時應及時加強灌溉,但由於竹柏忌積水,故不宜漫灌,應儘可能採用噴灌或滴灌。

同時還要做好鬆土和除草工作,以保持土壤疏鬆濕潤。8月底至9月上旬,苗木進入生長後期,應停止施用氮肥,以免徒長受凍害。因竹柏易受低溫傷害,故在8月底開始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連續噴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質化,以便安全越冬。

竹柏有良好的天然下種能力。竹柏樹冠下土壤潮濕,有大量野生苗。因此在有優良母樹分布、立地條件好的地方,可開闢開然苗圃。

在10月上中旬將母樹周圍的雜樹清除,翻動表土(切忌傷及母樹樹根),檢除石塊和雜物,輕輕耙平表土,待種子落地後,或覆蓋土或耙平表土蓋住種子。翌春即有許多群集生長的幼苗,而且幼苗生長良好,此時除不需蔽蔭外,可與圃地育苗一樣進行苗期管理。竹柏當年生苗高20~30cm,一年留床培育,兩年生苗高50~80cm時可出圃移植至大苗區繼續培育,此時應適當遮蔽,3~4年後移植,胸徑可達3~5cm,可用於行道樹、庭園綠化。實踐證明,1~2年生苗不宜直接用於綠化,此時根系不發達,單株抗逆性差,往往不易成活

園林用途

竹柏是有名的景觀樹種,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

產地分布

分布於廣東高要、龍門、增城,海南跺羅山、壩王嶺、尖峰嶺、黎母嶺,廣西合 浦,雲南蒙自、屏邊等地。生於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  

竹柏.中藥材

【出處】1.《綱目》木部柏條載:峨眉山中,一種竹葉柏身者,謂之竹柏。2.《植物名實圖考》羅漢松條載:考《益部方物記》,竹柏葉繁長,而籜似竹。如以籜為落葉則甚肖,若以為筍籜則絕不類,存以俟考。以上所述均近似本種。

【拼音名】Zhú Bǎi

【來源】

藥材基源:為羅漢松科植物竹柏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ca nagi 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近光滑,紅褐色或暗紫紅色,成小塊薄片脫落;枝開展,樹榦廣圓錐形。葉交互對生或近對生,排成2列,厚革質,長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9cm,寬1.5-2.8cm,無中脈而有多數並列細脈,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淺綠色,先端漸窄,基部楔形,向下窄成柄狀。雌雄異株;雄球花穗狀,常分枝,單生葉腋,長1.8-2.5cm,梗較粗短;雌球花單生葉腋,稀成對腋生,基部有數枚苞片。種子球形,直徑1.2-1.5cm,成熟時假種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長7-13cm,上有苞片脫落的痕迹,骨質外種皮黃褐色,先端圓,基部尖,其上密被細小的凹點,內種皮膜質。花期3-4月,種於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散生於低海拔常綠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竹柏葉含竹柏內酯(nagilactone)A、B、C、D、E,催吐蘿芙木醇(vomifoliol),15-甲氧基竹柏內酯(15-methoxynagilactone)D, 3-去氧-2α-羥基竹柏內酯(3-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E,3-表竹柏內酯(3-epinagi1actone)C。 木材含陶塔酚(totarol),雙聯陶塔酚(podototarin),16-羧基陶塔酚(16-carboxyltot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主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調敷。

【附方】因其葉似竹葉,而樹枝幹如柏樹,故名竹柏。

【摘錄】《中華本草》

關於「竹柏」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