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內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海參內臟
Hǎi Shēn Nèi Zànɡ
別名 海參腸
功效作用 鎮驚;和胃;解毒透疹;生肌止血。主癲癇;小兒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麻疹;瘡外傷出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Hǎi Shēn Nèi Zànɡ

【別名】 海參腸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刺參科動物刺參、綠刺參、花刺參等的內臟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2.Stichopus chloronotus Brandt

採收和儲藏:將剖出的內臟陰乾,蜜封於陰涼乾燥處。

【原形態】 1.刺參,體呈圓柱狀,一般長20-40cm,寬3-6cm,背面隆起,具4-6行圓錐形大小不等的肉刺,腹面管足較密,排成不規則的縱帶。口在前端,後端為肛門。口偏於腹面,周圍具楯狀觸手20個。口背有一乳突生殖孔即位於孔突處。皮內的骨片主要為桌形體,幼小個體的桌形體塔部細而高,底盤較大,周緣平滑,老年個體的桌形體塔部變低或消失,只剩下小形的穿孔盤。產卵季節在5月底到7月初。

2.綠刺參,體呈四廣柱形,一般長達30cm以上,沿身體的邊棱,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較多,排列成3縱帶,中央帶較寬。口稍偏於腹面,具觸手20個。淺層皮內的骨片,主要是略成方形的桌形體,上方稍向外擴張,頂上有小齒8-12個,最多可達16個;下方底盤小,有穿孔4-8個。深層皮內的骨片為小形的C形體。

3.花刺參,體稍呈方柱形,一般長30-40cm,最長可達95cm。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和排列不規則的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喘帶較寬。觸手20個。皮的內片:第1種為桌形體,基塔部頂端具12個向外擴張的小齒,它的底盤小,略帶方形,中央常有4個大孔,周圍有4個或4個以上的小孔;底盤較大的桌形體,其周圍小孔也較多。第2種骨片是大小不等的C形體。第3種似為數個C形體連接組成的花紋樣體。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時體色變異很大,多為橄欖綠灰色,並間有灰黃、淺褐及濃綠等色的斑點或斑紋,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多棲息於潮間帶珊瑚礁旁或岩石下,大形個體多在海水較深處。產卵季節在6月下旬。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於海南及雷州半島、西沙群島等沿岸淺海。

【功效與作用】 鎮驚;和胃;解毒透疹;生肌止血。主癲癇;小兒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麻疹;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12g;或煎服。外用:適量,研末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海參內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