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神經痛
A+醫學百科 >> 枕神經痛 |
是指枕大神經分布範圍內(後枕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也可在持續痛基礎上陣發性加劇。常由受涼、潮濕、勞累、不良姿勢的睡眠等因素誘發。
目錄 |
概述
枕神經痛是指枕大神經、枕小神經、枕下神經和第3枕神經痛的總稱。廣義的枕部是指四對枕神經的分布區,即頂結節以下,兩側耳根後,下傾角水平向後的連線間;狹義的枕部指的就是枕骨的鱗部。枕小神經是頸叢的分支,純感覺,為第2、3頸神經的前支,感覺成分主幹分布乳突區和枕外側區的皮膚;枕下神經是第l頸神經的分支,主要是運動成分,也有少量感覺成分。
感覺成分支配項上部、頭後下部的皮膚;枕大神經為第2頸神經的後支,混合性,主要為感覺成分,少量的運動成分。感覺成分分布上項線至頭頂部的皮膚。第3枕神經為第3枕頸神經的後支,混合性,感覺成分分布枕部中線兩側的皮膚。按神經的粗細和分布範圍,從大到小依次是枕大神經、枕小神經、第3枕神經和枕下神經。
在臨床上,枕大神經痛僅次於血管性頭痛和功能性頭痛,同時也可累及枕小神經以及第3神經。
病因
3、環枕部的各種畸形,如環樞椎脫位、顱底凹陷症、環枕融合等。
5、上呼吸道感染、風濕病,糖尿病及酒精、鉛中毒等所致的神經感染—中毒性炎症。
分類
枕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枕神經痛和繼發性枕神經痛。原發性枕神經痛多發於青壯年,而且發病前大察有受涼、勞累、潮濕、不良姿勢的睡眠等誘因。最常見的是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有的學者認為它是一種非特異性的感染炎症或中毒性神經炎。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瘧疾、風濕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酒精中毒、鉛中毒等。
繼發性枕神經痛的病因有:
(l)頸椎疾病:頸椎骨質增生是最常見的原因。少數可為頸椎結核、類風濕性脊椎炎或轉移癌。
(2)椎管內病變:上頸段脊髓腫瘤、抗大孔區腫瘤、粘連性脊髓蛛網膜炎、脊髓空洞症等。
(3)寰枕部先天畸形:顱底凹陷症、枕大孔狹窄、寰枕融合、寰樞脫位、上頸椎椎體分隔不全(融合)、小腦扁桃體下疵等。
(4)損傷:枕下關節韌帶損傷、寰椎前後弓骨折、寰樞推半脫位1頸肌損傷等。
防治
1、病因防治:避免和預防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糖尿病、尿毒症、風濕熱、中毒等原發性疾病,可減少枕神經痛的發病機會;其次是預防和避免引起枕神經痛的繼發因素,如頸椎結核、頸椎病、肌纖維織炎、局部感染和外傷等。另外,為提高患者的防病能力,最好能夠閱讀或收聽一些有關衛生健康的科普知識,無疑是有益的。做到預防在先,勝於治療。
2、減少枕部刺激:應避免使用高而硬的枕頭,選擇具備鬆軟舒適的枕頭,帽子不宜過緊,儘可能減少局部刺激,減少枕神經痛的誘發因素,如防止受涼、受潮和疲勞等。
3、相信科學,積極治療:如果患有枕神經痛,應及時就醫,積極治療。破除迷信思想,不要隨便輕信「包治百病」的宣傳,更不應愚昧地追求巫醫,求神拜佛,相信騙人花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治療,必要時請神經科醫師會診,及時明確診斷。
4、藥物治療:枕神經痛的治療主要是緩解疼痛,可服用止痛劑,常用的藥物有索密痛、撒烈痛、卡馬西平、創傷止痛片等,可緩解疼痛,縮短病程。為提高療效,減輕病人精神負擔,可同時服用一些鎮靜劑或安定類藥物。此外,還可應用一些神經營養藥,促進健康的恢復,如維生素B族藥物。
5、穴位注射:其具體方法如下:患者應攀椅背取坐位,頭部稍前屈,固定在椅背上,操作者用拇指按壓風池穴稍上找出痛點,然後常規消毒,配製藥物,持注射器,針尖朝向上方,成45度角進針,深度可達骨膜,必要時移動方向,尋找針感。如有回血可退針重進,當有較好的針感後將藥液緩慢注入,拔針後局部壓迫片刻。1周1次,可取得滿意療效,通常2-3次可愈。
6、穴位按摩:採用穴位按摩療法,多於一側或雙側風池穴,按摩150—300次,每日~3次,可減輕疼痛。為取得滿意療效,按摩前局部可塗些清涼油或風油精,通過按摩可疏通經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還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減少有害物質對局部的刺激和損害。該方法簡單易行,安全有效。
8、理療:是比較理想的物理療法,應由理療科醫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來選擇和操作。
診斷
1.病前常有受涼、感染或「落枕」史。
2.急性或亞急性發病,表現為一側或雙側枕頸部刺痛、鑽痛或跳痛。
3.枕大神經支配的區域感覺過敏或減退,枕大神經出口處壓痛明顯,並可向同側頭頂部放射。
4.少數病例尚有頸椎病或頸胸神經根炎症状。
治療
齊刺法
辨證選穴 :
(2)配穴 :外感風邪 ,取合谷、外關 ;肝陽上亢 ,取肝俞、太沖、太溪 ;
操作方法 :
病人取俯臥位 ,踝部墊枕;
主穴取患側 ,配穴取雙側。用30號1~2寸針 ,穴位常規消毒。天柱穴採用齊刺法 ,先向前方直刺一針,深度0. 5~1寸 ,得氣後用平補平瀉法。然後在天柱穴上、下方0.5寸各刺一針,針刺方向向第一針針尖,得氣後留針,並加用G-6805電針儀,連續波。余穴常規針刺 ,視虛實決定補瀉。每次治療30分鐘 ,每天1次,6次為一療程。每個療程間間隔1天。
針刀組
(1)體位:患者俯臥位,下頜伸出床緣外並盡量內收,充分暴露術野。外科手術常規備皮。
(2)定點:於枕外隆突之下,枕骨上、下項線之間,後正中線旁開約2.5cm和5cm處尋找壓痛點,往往可以觸及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在距神經干內側約1~2mm處最痛點定點。
(3)定向:針刀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和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走行方向一致;針體垂直於枕骨骨面。
(4)操作方法:術區按外科手術要求消毒、鋪洞巾,醫者帶一次性帽子、口罩和無菌手套。選用漢章牌Ⅰ型4號針刀(北京華夏針刀器械廠生產)。醫者左手拇指按壓住最痛點或變硬的軟組織,針刀緊貼拇指甲面,靠壓痛點內側1~2mm處快速刺入皮下組織,緩慢進針到達枕骨面,在治療點上下約0.5cm範圍內縱行縱向切開緊張、攣縮、粘連、增厚的筋膜和腱纖維2~4刀;針刀提插切割深度,以骨面為準,提插幅度上下不超過0.3cm。縱行縱向切開疏通之後,可以橫行擺動針體來橫行疏通,出針後按壓針孔5min,以防出血,無菌紗布或創可貼外敷針孔。
(5)注意事項:①枕動脈與枕大神經相伴行,但枕動脈走行在枕大神經外側。在觸診枕大神經卡壓點時,往往可以觸及枕動脈,所以在松解枕大神經的卡壓時,左手拇指應將枕動脈推擠到指甲緣的外側,針刀再沿指甲緣刺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傷及枕動脈。②針刀松解枕大神經、枕小神經的卡壓時,一定要注意患者反應,如有劇痛或沿枕神經方向的觸電感時,應改換針刀刀口位置再行操作。
(6)療程:7天治療1次,1次為1個療程。
神經阻滯組
枕神經阻滯術完全依照《臨床診療規範.疼痛學分冊》的標準規範操作。
(1)體位:患者坐位,面對治療床,頭稍前傾,雙肘部支撐在治療床上,患者下頦盡量接近自己前胸。
(2)定點:確定乳突後緣與頸二棘突連線中點向上1cm,在此可能觸及枕動脈,此為枕大神經阻滯點,在此點向外側2.5cm處,為枕小神經穿刺點。
(3)無需注射局麻皮丘,用3.5cm長,7號短針垂直進針,直至觸及枕骨。
(4)充分回吸無血後,注射1%利多卡因或除痛液5~6ml,按壓針孔3~5min,不出血後即可。
療程:7天治療1次,1次為1個療程。
治癒標準
疼痛消失,感覺障礙恢復。
好轉標準
疼痛減輕,仍有輕微感覺障礙及壓痛。
中醫治療
1、中醫辨證論治當通絡止痛,藥物為:三七3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川斷12克,丹參20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葛根30克,菊花10克,元胡10克。
2、針灸:穴取風池、大杼、天柱、外關、合谷、豐隆、崑崙,強刺激後留針30分鐘,每日1次。
3、推拿:患者坐位,頭稍向前傾,使項部充分顯露,醫者先以拇指沿督脈自風府、啞門至大椎反覆按揉,再沿脊柱兩側按揉天柱、大杼的疼痛區及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區,再在患臂背側下緣和背側上緣部位施用法並按揉手三里。
關於「枕神經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