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黃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岩黃連
Yán Huánɡ Lián
岩黃連
別名 岩胡、岩連、菊花黃連、土黃連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主肝炎;口舌糜爛火眼;目翳;痢疾腹瀉腹痛痔瘡出血
英文名 Root of Meadowrue Corydalis
始載於 貴州草藥
毒性  
歸經 胃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基本資料

藥 名∶岩黃連

別 名∶岩胡、岩連、菊花黃連土黃連

英文名∶Root of Meadowrue Corydalis

拉丁名∶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 [C.thalictrifolia Franch.non Jameson ex Regel]

科 屬∶罌粟科  

植物形態

岩黃連為多年生草木,高15-40cm。主根發達。莖1-3條,叢生,軟弱。葉具長柄;葉片輪廓三角狀卵武藝有,二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5枚,具短柄,二回裂片常3枚,菱形或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尖,邊緣具粗齒。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長7-14cm;苞片橢圓形至披針形;花梗與苞片等長或略短;花冠金微向下彎;柱頭2裂。蒴果圓柱狀,略彎曲。種子多數,圓形,種阜杯狀,包住種子一半。

岩黃連整株

  

性狀鑒別

根類圓柱形或賀錐形,稍扭曲,下部有分枝,直徑0.5-2cm。表面淡黃色至棕黃色,具縱裂紋或縱溝,栓皮發達易剝落;質松,斷面不整齊,似朽木狀,皮部與木部界限不明顯,完整者二回羽狀分裂,一回裂片5枚,奇數對生,末回裂片菱形或卵形。氣微,味苦澀。  

資源分布

生於山地林緣岩石隙縫中。分布於甘肅、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分

全草含小檗鹼(berberine),消旋卡文定鹼(cavidine),去氫卡文定鹼(dehydrocavidine),消旋岩黃連鹼(thalictrifoline),左旋-13β羥基罌粟鹼(13β-hydroxystylopine),右旋四氫掌葉防己鹼(tetrahydropalmatine),左旋四氫非洲防己鹼(tetrahydrocolumbamine),原阿片鹼(protopine),斯氏紫堇鹼(scoulerine),白屈菜紅鹼(chelerytrine)等生物鹼。  

主治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

主治肝炎;口舌糜爛;火眼;目翳;痢疾腹瀉腹痛痔瘡出血

近年來醫學上發現它對肝臟病症有特殊療效,被廣泛應用於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治療,並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據認為,岩黃連對肝臟炎症有特效,同時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的多重功效,所以每每應用於肝炎肝硬化均得心應手,應用於肝癌,亦取得改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的效果。經長期服用沒發現毒副作用

用量與用法:10-30克,入湯劑,或與它藥一起入丸劑

本品早年主要使用地下部份,由於貨源奇缺,近十多年來已使用全草。本品野生時只生長在山岩的中部,山頂山腳都沒有,給採擷造成困難,且貨源不多,一般不進入藥房藥店,近年雖已成功地進行了人工種植,但產量極低,仍然無藥進入藥房藥店,只在民間醫生中流通。由於貨緊價揚,不法藥販大量使用假貨冒充,且價格已升至每千克近千元。8年前,筆者就曾在廣西的南寧水街藥市,玉林藥市,南丹等地多次買到假藥,為此筆者親自到南丹山區採擷辨認,拜民間老中醫為師,爾後曾在1996年3月22日的《民族醫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岩黃連功效及真偽鑒別」的文章,意在擴大它的使用面和讓同行學會鑒別,避免上當。

岩黃連的真偽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鑒別:(1)岩黃連葉、莖、根均味苦,個別偽品葉莖無苦味;(2)干品岩黃連黃褐色,大多數偽品淺綠色或草青色;(3)岩黃連葉片基柄無葉相連,偽品葉子基柄既寬又相連;(4)岩黃連葉片1-4裂,偽品葉邊緣4裂以上;(5)岩黃連葉莖無茸毛,個別偽品葉莖有茸毛;(6)岩黃連根部剖面質地緻密光滑,蕊部有井字形淡黃色花紋,偽品質地疏鬆,剖面無井字蕊紋。

關於「岩黃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岩黃連條目的留言

--106.2.238.103 2016年5月6日 (五) 08:57 (CST)

留言:

   你好,我是贵州罗甸的,无意间看到了你发表《岩黄连》主治功效的文章。我们这里有许多人是通过用野生岩黄连来进行培植。我也从我父亲那里知道岩黄连有很好的消炎效果。我们这里的市场价格也很贵,两年人工培植的岩黄连500元左右一株。我也试着种植过,成活力太低,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即便是这样的结果,我现在还是想继续种植。希望我们的草药《岩黄连》可以给医学上带来更好的价值。只是我想了解岩黄连有没有药厂收购?或者我可以联系到你吗?我的QQ是:460059656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