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仙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威靈仙葉 | 中藥圖典 |
威靈仙葉 Wēi Línɡ Xiān Yè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利咽;解毒;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喉痹;喉蛾;鶴膝風;麥粒腫;結膜炎等。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拼音名】 Wēi Línɡ Xiān Y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1.威靈仙,木質藤本,長3-10m。干後全株變黑色。莖近無毛。葉對生;葉柄長4.5-6.5cm;一回羽狀複葉,小葉5有時3或7;小葉片紙質,窄卵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10cm,寬1-7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淺心形,全緣,兩面近無毛,或下面疏生短柔毛。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腋生或頂生;花兩性,直徑1-2cm;萼片4,長圓形或圓狀倒卵形,長0.5-1.5cm,寬1.5-3mm,開展,白色,先端常凸尖,外面邊緣密生絨毛,或中間有短柔毛;花瓣無;雄蕊多數,不等長,無毛;心皮多數,有柔毛。瘦果扁、卵形,長3-7mm,疏生緊貼的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達2-5cm。花期6-9月,果期8-11月。
2.棉團鐵線蓮,直立草本,高30-100cm。莖圓柱形,有縱溝,疏生柔毛,後脫落無毛。葉對生;葉柄長0.5-3.5cm;葉片近革質,綠色,干後常變黑色,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線形,長1.5-10cm,寬0.1-2cm,先端銳尖或凸尖,有時鈍,全緣,兩面或沿葉脈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網脈突起。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通常具3花。有時為單花,花梗有柔毛;苞片線形。花兩性,直徑2.5-5cm;萼片4-8,通常6,長橢圓形或狹倒卵形,長1-2.5cm,寬0.3-1cm,白色,開展,外面密生白色細毛,花蕾時像棉花球,內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花絲細長,長約9mm,無毛,花藥線形;心皮多數,被白色柔毛。
瘦果倒卵形,扁平,長約4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1.5-3cm。花期6-8月,果期7-10月。
3.辣蓼鐵線蓮,攀援藤本。莖和分枝除節上有白色柔毛外,其餘無毛或近無毛。一回羽狀複葉,小葉片全緣,近革質,卵形、長卵形或披針狀卵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很少鈍,不微凹,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近無毛。花序較長而挺直,長可達25cm,花序梗、花梗近無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外面除邊緣有絨毛外,其餘無毛或稍有短柔毛。瘦果較小,長4-6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4.毛柱鐵線蓮,木質藤本。老枝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棱。葉對生;葉柄長4-8cm;三出複葉,小葉片近革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有時為寬卵形,長3-12cm,寬2-7.5cm,先端銳尖、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淺心形或寬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脈隆起。圓錐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多花;通常無宿存芽鱗;苞片小,鑽形;花兩性,萼片4,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約10mm,寬約3mm,外面邊緣有短絨毛,內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無毛,花藥較花絲長;心皮多數,有柔毛。瘦果鐮刀狀狹卵形或狹倒卵形,長3-4.5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達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5.桂果鐵線蓮,藤本。莖圓柱形,有縱條紋,莖和葉均無毛,干時常變黑色。葉對生;葉柄長5-7.5cm;一至二回羽狀複葉,小葉5-15,基部2對常為2-3小葉;莖基部為單葉或三出葉;小葉片紙質或薄革質,寬卵形、卵形、長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3cm,寬1.5-7cm,先端漸尖或銳尖,偶微凹,基部圓形或寬楔形,有時淺心形或截形,全緣,兩面網脈突起。圓錐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多花;花兩性,萼片4,線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1.5cm,白色,開展,干時變黑色;花瓣無;雄蕊多數,無毛;心皮多數,無毛。瘦果圓柱狀鑽形,長5-8mm,干後變黑,無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1-2cm。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80-150m的山坡、山谷灌木叢中、溝邊路旁草叢中。
2.生於干山坡、山坡草地或固定的沙丘上。
3.生於山坡灌木叢中,雜木材下或林邊。
4.生於海拔250-1850m山坡疏林、路旁灌木叢中或山谷、溪邊。
5.生於海拔100-1800m的山地、山谷、溪邊的灌木叢中、林邊。
資源分布:1.分布於陝西南部、江蘇南部、安徽淮河以南、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南部。
2.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東部、山東及中南地區。
3.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山西等地。
4.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南部、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5.分布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宜興、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東南部。
【性狀】 性狀鑒別,鮮葉綠色,干後呈綠褐色,小葉多破碎。完整的葉片呈狹卵或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1.5-3cm,先端尖,基部圓形或守楔形,全緣,主脈3條。微呈革質。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 葉含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效與作用】 利咽;解毒;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喉痹;喉蛾;鶴膝風;麥粒腫;結膜炎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發泡,取鮮葉,適量,搗爛敷貼一定穴位,經30min左右,局部有輕度辣感時去掉藥物,約1d後局部起小水泡。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威靈仙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