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丁桂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土丁桂 | 中藥圖典 |
土丁桂 Tǔ Dīnɡ Guì |
|
---|---|
別名 | 白毛將、銀絲草、毛棘草、毛辣花、過飢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痢草、銀花草、毛將軍、白毛草、白毛蓮、白鴿草、白頭妹、暴臭蛇、煙油花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濕。治黃疸,痢疾,淋濁,帶下,疔腫,疥瘡。 |
英文名 | Herb of Common Evolvulus |
始載於 | 《福建民間草藥》 |
毒性 | |
歸經 | 脾經、肝經、腎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苦 |
土丁桂
【簡介】土丁桂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年都可以看到它的花朵綻放,特別是在恆春墾丁一帶,分布十分常見。全株有細毛,莖為匍伏地面,有許多分支,葉子為互生,葉形為長橢圓形,全緣。花朵為雌雄同株,腋生,大小約1公分,花冠為漏斗形,有淺裂,藍色,雄蕊五枚,雌蕊兩枚,果實為蒴果,內有種子四個。由於在海濱的關係,土丁桂的植株做了適度的調整來適應艱困的環境,包括葉生密毛,防止蒸散作用過強,莖為匍伏貼地生長,所以不怕強勁的海風,看他們在海邊快快樂樂的生長著。
【學名】Evolvnlus alsinoides L.
【科別】旋花科(嬌小玲瓏的土丁桂是海濱常見的植物,如果你彎下腰來細細的觀賞,會發現它與牽牛花有些相似,可是尺寸小了些,其實它與牽牛花有著遠親的關係,兩者都是旋花科的植物,這個科別的特色是花苞呈現捲曲或扭旋狀,故名為旋花科。)
【屬別】土丁桂屬
【別名】白毛將、銀絲草、毛棘草、人字草、蜈蚣草
【用法】以全草入藥。秋季採集,晒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澀,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熱利濕,散淤止痛。用於支氣管哮喘,咳嗽,黃疸,胃痛,消化不良,急性腸炎,痢疾,泌尿系感染,白帶,跌打損傷,腰腿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者1~2兩);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
①治黃疸、咳血:鮮土丁桂一兩。和紅糖煎服。(《泉州本草》)
③治夢遺滑精:土丁桂二兩,銀杏四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炖服。
⑤治遺尿症:土丁桂二兩,豬膀胱一個。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小兒疳積:鮮土丁桂五錢至一兩,或加雞肝一個,水炖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疔腫:鮮土丁桂搗爛敷患處。
⑨治蛇咬傷:鮮土丁桂,搗爛絞汁,和酒內服,渣敷患處。(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土丁桂」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9C%9F%E4%B8%81%E6%A1%8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土丁桂」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