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緣鳳尾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全緣鳳尾蕨
Quán Yuán Fènɡ Wěi Jué
別名 雞腳蓮、井口邊草、巴牆草、蒲山劍、鐵蕨
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活血消腫。主痢疾咽喉腫痛瘰癧黃疸血淋熱淋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英文名 Conspicuous Brake
始載於 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藥 名】 全緣鳳尾蕨

【拉丁名】Pferis insignis Mett. Ex kuhn

【別 名】 雞腳蓮井口邊草、巴牆草(江西)、蒲山劍、鐵蕨(廣西)

【來 源】 為鳳尾蕨科植物全緣鳳尾蕨的全草。  

目錄

植物形態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40-150cm。根莖短,木質,黑色,頂端被黑褐色鑽形的鱗片。葉簇生,一型,厚紙質,干後淡褐色;葉柄禾稈色,無毛,長60-90cm,圓柱形,基部稍擴大,上面有狹溝;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8-80cm,寬15-30cm,單數一回羽狀;羽片6-13對,線狀披針形,長約20cm,對生或近對生,向上斜升,上部的孢子羽片寬1-1.5cm,下部的營養羽片寬2-2.6cm,全緣,具軟骨質的邊;葉脈明顯,小脈分叉。孢子囊群狹線形,著生於小羽片邊緣的上部,羽片的基部和先端下育;囊群蓋線形,灰白色。  

藥用信息

【功 效】 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主 治】 可用於治療痢疾、咽喉腫痛、瘰癧諸症、黃疸風濕血尿及各種出血症。

性味歸經】 微苦,涼。 入肝經

【採集貯藏】《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資源分布

產浙江南部(泰順)、江西(德興、玉山、萍鄉、石城、瑞金、安遠、全南)、福建(寧洋、建陽、武夷山、龍岩)、湖南(宜章、黔陽、江永)、廣東(大埔、新豐、翁源、英德、樂昌、乳源、連山、懷集、封川、信宜)、海南(陵水)、廣西(興安、陽朔、瑤山、龍勝、大苗山、蒼梧、明江)、貴州(江口、獨山)、雲南(紅河)。越南及馬來西亞也有分布。 【考 證】 始載於《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生長習性

生山谷中陰濕的密林下或水溝旁,海拔250-800米。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的功能。用於黃疸、痢疾,跌打損傷,風濕、咽喉腫毒、瘰癧、血尿及各種出血證。

關於「全緣鳳尾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