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素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有功能的垂體瘤中,催乳素瘤(PRI,瘤)最常見,約佔舊稱嫌色細胞瘤中30%—70%。女性患者尤以生育年齡婦女遠較男性為多。     

目錄

疾病描述

在有功能的垂體瘤中,催乳素瘤(PRI,瘤)最常見,約佔舊稱嫌色細胞瘤中30%—70%。女性患者尤以生育年齡婦女遠較男性為多。  

臨床表現

催乳素瘤為最常見的垂體腫瘤,術後複發率高提示其發生與下丘腦功能異常有關。催乳素瘤多見於女性且多為微腺瘤,僅7%~14%可繼續生長;而在男性多為大腺瘤且腫瘤侵襲性較強,男性表現為性慾減退陽痿,往往比婦女表現月經紊亂要晚15~20年,因而發現時腫瘤生長已較大,並可壓迫正常垂體組織而有甲狀腺腎上腺性腺功能減退高催乳素血症可以抑制排卵或縮短黃體期,引起不育,甚至有的以原發性閉經為表現。妊娠可促使催乳素瘤生長,故部分催乳素瘤患者在產後才能診斷。高催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腦GnRH及垂體促性腺激素的脈衝式和周期性分泌,並阻斷促性腺激素作用於性腺,可有雌激素減少和骨量減少。男性高催乳素血症可在周圍抑制睾酮轉化為二氫睾酮,使陰莖不能勃起。催乳素瘤尤其是大腺瘤可以壓迫鄰近組織而有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眼外肌麻痹等,甚至有顱內高壓頭痛嘔吐等。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  

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不明確。  

診斷檢查

近年診斷PRL瘤,主要依靠血清PRL水平和垂體影像學檢查。不論男女患者,如PRL>200μg/L,一般可除外其他高催乳素血症而確診。對血清PRL>100μg/L者應高度懷疑本病,結合影像學檢查也可得到診斷。血清PRL<100μg/L的多數患者可能系其他原因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或系非催乳細胞垂體瘤壓迫垂體柄、垂體門脈血而使PRL增高,稱為假性催乳素瘤。垂體前葉功能實驗中以TRH、甲氧氯普鞍興奮實驗較有意義,正常人經試劑刺激後PRL明顯上升,但本病則反應遲鈍而上升很少;抑制試驗中以L-多巴實驗報告較多,但結果不一。影像學以薄分層的CT和MRI檢查對小瘤診斷有幫助。  

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以溴隱亭效果最佳,較小劑量(平均每日—7.5mg)已可見效。腺瘤不論大小對溴隱亭治療均有較好療效,可使症状消失,血PRL接近正常,大瘤還可縮小。但停藥後複發為最大缺點。治療方案以藥物為主,抑或於手術後輔以藥物,應按具體病情等條件,慎重選擇。

參看

關於「催乳素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