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傷寒草
Shānɡ Hán Cǎo
別名 夜牽牛、星拭草、寄色草、返魂香、消山虎、假咸蝦、枝香草、紅花一枝香、四眼草、天紅草、拐棍參
功效作用 清熱除濕解毒。治外感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濕熱腹瀉疔瘡腫毒。
英文名 Herb of Ashycoloured Ironweed
始載於 嶺南採藥錄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異名】夜牽牛、星拭草(《嶺南採藥錄》),寄色草(《廣州植物志》),返魂香(《廣東中藥》Ⅱ),消山虎(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假咸蝦、枝香草(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基原】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  

形態特徵

夜香牛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

莖直立,柔弱,少分枝,稍被毛。

葉互生;具柄;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或短尖,邊緣有淺齒,基部狹楔尖,下延至葉柄,兩面疏被毛;近枝端的葉較狹而小。

頭狀花序長約7毫米,寬約2.5毫米,排列成疏散的傘房花序;總苞片數列,銳尖,最外列較短;全部管狀花,兩性,約20朵,淡紫紅色,花冠長於苞片2倍,先端5裂.瘦果圓柱形,長約2毫米,有線條,被毛,冠毛白色,多數。

花期全年。

生於曠地上。

分布我國南部。

本植物的根(傷寒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用信息

【採集】夏、秋間採收全草,晒乾。

【藥材】乾燥全草,莖長約15~60厘米,粗約3~5毫米,綠褐色,有縱皺紋,被淡黃色茸毛,質硬。

葉多皺縮,或脫落,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質脆。

莖頂帶有頭狀花序,花冠黃棕色,或結有瘦果,呈圓柱形,灰褐色,冠毛多數,白色。

氣微。

以葉多、無雜質者為佳。

產廣東等地。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

【藥理作用】種子可作驅蟲劑;葉有弱的抗菌作用,但對瘧原蟲無效。

性味】《廣東中藥》Ⅱ:性涼,味淡,一說味苦,性涼。

【功用主治-傷寒草的功效】清熱除濕解毒

外感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濕熱腹瀉,疔瘡腫毒。

①《嶺南採藥錄》:治外感發熱,除濕熱。

②《廣東中藥》Ⅱ:清熱解毒消腫拔毒,排膿。

治濕熱腹瀉,並治乳瘡,毒蛇咬傷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退熱安神鎮靜

感冒發熱,咳嗽,急性黃疸型肝炎,神經衰弱失眠,小兒夜尿,疔瘡腫毒。

④《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跌打扭傷

⑤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痢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

外用:搗敷。

關於「傷寒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