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運動下肢各主要關節的肌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下肢 >> 下肢總結 >> 運動下肢各主要關節的肌肉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1.運動髖關節肌肉

髖關節是多軸性的杵臼關節,可作一方向的運動。

(一)屈:從髖關節水平冠狀軸前方跨過的肌肉具有屈髖關節的作用,重要的屈肌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恥骨肌闊筋膜張肌,在屈膝時,髖關節最大屈度可使大腿與腹前壁相接觸,而伸膝時,股後群肌則限制了該關節的屈度。

(二)伸:從髖關節水平冠狀軸後方跨過的肌肉都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伸髖關節肌臀大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頭肌長頭。

當下肢與軀幹位於一個垂直線時髖關節即處於伸位,再向後伸的度數很小,而當髖關節處於屈位或軀幹前屈時,則伸的度數加大。髂股韌帶是限制過度後伸的強韌結構。

(三)內收:從髖關節水平矢狀軸下方跨過的肌肉,都可使髖關節內收。髖關節內收的作用很強,主要作用肌有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和臀大肌的下部。內收運動為另一側大腿所限制,若微屈時,則可超越此限制。此時髂股韌帶則成為制動的因素。

(四)外展:從水平矢狀軸上方跨過的肌肉,均可歙髖關節外展。主要的外展肌為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臀大肌上部纖維和闊筋膜張肌有協同作用,髂股韌帶是限制外展的結構。

(五)旋內:從垂直軸前方跨越的肌肉具有旋內的作用,由於在發育過程中下肢內旋(拇趾位於內側和上肢處於中間位時拇指位於前方相比較內旋了90°),直立姿勢時下肢也處於內旋位,因而沒有專門的旋內肌。下列一些肌肉具有較弱的旋內作用,它們是臀中、小肌的前部纖維、闊筋膜張肌、大收肌起於坐骨結節的部分及半膜肌和半腱肌。

(六)旋外:從垂直軸後方跨越的肌肉具有旋外作用。髖關節的旋外肌強於旋內肌,主要是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後部纖維,梨狀肌、閉孔內、外肌、股方肌和縫匠肌。

2.運動膝關節的肌肉

膝關節是不典型的滑車關節,在屈時可做輕微的旋轉運動。

(一)屈:主要的屈肌有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腓腸肌、膕肌和跖肌起協助的作用,最大屈度可使小腿與大腿相貼,髕韌帶和後交叉韌帶是強有力的限制結構。

(二)伸:引起伸膝關節的主要肌肉是股四頭肌。限制伸的結構為脛側腓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

(三)旋轉:當漆關節處於屈位時,股骨髁與脛骨上端的關節面間形成一對球窩關節,因而具有一定的旋轉能力。旋內由半膜肌、半腱肌、縫匠肌、股薄肌和膕肌參與,旋外則由股二頭肌完成。

3.運動足關節的肌肉

踝關節距跟關節距跟舟關節組成足關節。踝關節屬滑車關節,可沿水平冠狀軸做屈、伸運動,叫做蹈屈和背屈;距跟關節屬平面關節,距跟關節為球窩關節,二者以跟骨後面中點至距骨頸中點的連線為軸進行轉動,叫做足的內翻和外翻

(一)背屈:背屈的肌肉較弱,它們是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以及第三腓骨肌。

(二)跖屈:跖屈的肌肉強而有力,主要為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脛骨後肌拇長屈肌趾長屈肌和腓骨長、短肌協助。

(三)內翻:從距跟關節和距跟舟關節運動軸內側通過的肌肉具有內翻的功能,它們是脛骨前、後肌,還有拇長屈、伸肌,趾長屈肌協助。

(四)外翻:為從足關節軸外側通過的肌肉,主要為腓骨長、短肌,還有第三腓骨肌和趾長伸肌協助。

32 下肢總結 | 股骨幹骨折錯位與肌肉牽引的關係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運動下肢各主要關節的肌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