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疾病時血漿蛋白質變化的圖譜特徵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蛋白質與臨床診斷 >> 健康與疾病時的血漿蛋白質 >> 疾病時血漿蛋白質變化的圖譜特徵
臨床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目錄

(一)關於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急性時相反應蛋白(acutephasereactants,APR)包括AAT、AAG、Hp、CER、C4、C3纖維蛋白原、C-反應球蛋白等等。其血漿濃度在炎症創傷心肌梗死感染腫瘤等情況下顯著上升。另外有3種蛋白質前白蛋白白蛋白轉鐵蛋白則出現相應的低下。以上這類蛋白質統稱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這一現象可稱為急性時相反應。這是機體防禦機制的一個部分,其詳盡機制尚未十分清楚。

當機體處於炎症或損傷狀態時,由於組織壞死及組織更新的增加,血漿蛋白質相繼出現一系列特徵性變化,這些變化與炎症創傷的時間進程相關,可用於鑒別急性、亞急性慢性病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與病理損傷的性質和範圍也有相關。

例如單純的手術創傷,C-反應蛋白及α1抗糜蛋白酶在6-8小時內即上升。繼之在12小時內α1AG上升。在嚴重病例繼之可見到AAT、Hp、C4及纖維蛋白原的增加,最後C3及CER增加,2-5天內達到主峰,同時伴有PA、Alb及TRF的相應下降。如無並發感染,則免疫球蛋白可以沒有特殊變化,α2MG亦可無變化。因此結合後幾項可以作為監測患者有否伴隨失水及血容量變化的指標。以上變化可用表2-5簡示。

表2-5 手術創傷後APR的變化

血漿蛋白質 6-8小時 12小時 24小時 2-3天 1周
前白蛋白 ↓↓
白蛋白
α-脂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 ↑↑ ↑↑↑ ↑↑
α1抗胰蛋白酶 ↑↑↑
α1-抗糜蛋白酶 ↑↑ ↑↑↑ ↑↑
α2巨球蛋白
銅藍蛋白
結合珠蛋白 ↑↑
血紅素結合蛋白
轉鐵蛋白 ↓↓
C3
纖維蛋白原 ↑↑
C-反應蛋白 ↑↑ ↑↑↑

空格表示無變化

急性心肌梗死後的APR變化常與時間進程及損傷程度相關。一般也可分為3個時期:

1.損傷早期C-反應蛋白、αAG、α1AT,α1AC、Hp及纖維蛋白原均很快上升,3周左右逐步恢復正常。

2.PA、Alb、TRF、α-脂蛋白、IgG5天內明顯下降,3周左右逐步恢復。

3.C3、CER中等度增加,2周達高峰,C4、α2MG、IgM變化較小。

其中C-反應蛋白、α-糖蛋白及結合珠蛋白3項與梗死區大小和血清酶的變化呈一定相關。以上現象目前的解釋是:在損傷和炎症細胞釋放某引起生物活性介質,有證據提示是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質,如白細胞內源性介質(leukocyticeudogenousmediators,LEM)等參與,目前知道有白細胞介質(interleukin)IL-6,腫瘤壞死因子α及β,干擾素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可導致肝細胞中上述蛋白質的合成增加,以及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轉鐵蛋白在肝細胞中的合成減少。

(二)風濕病

風濕病可表現急性或慢性炎症過程,包括多方面的變化。炎症主要累及結締組織,但可伴有多系統的損害。患者血漿蛋白的異常改變主要包括急性炎症反應和由於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系統增強的反應,其特徵為:①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別是IgA,並可有IgG及IgM的升高;②炎症活動期可有α1AG、Hp及C3成分升高。

(三)肝疾病

肝是合成大多數血漿蛋白質的主要器官,肝的枯否細胞可參與免疫細胞的生成調節,因此肝疾病中可以影響到很多血漿蛋白質的變化。在急性肝炎時,可以出現非典型的急性時相反應,如B型肝炎活動期AAT增高,α1AG大致正常,而Hp常偏低,IgM起病時即可上升,PA、Alb往往下降,特別PA是肝功能損害的敏感指標。肝硬化時可有以下特徵:①IgG出現彌散性的增高,以及IgA的明顯升高;②α1AT是肝細胞損害的一個敏感指標,升高顯著;③C-反應蛋白、CER及纖維蛋白原輕度升高;④α1AG、Hp、C3可由於肝細胞損害而偏低;⑤PA、Alb、α1脂蛋白及TRF明顯降低;⑥α2MG則可出現明顯地增高。其全貌可參見表2-6。

(四)選擇性蛋白質的丟失

腎病患者或某些腸道疾病患者,常可導致血漿蛋白質丟失。其量常與蛋白質的分子量相關。小分子量的白蛋白丟失最為明顯,而大分子量的蛋白則可有絕對含量的增加(由於肝細胞補償性的合成增加)。其特徵往往表現為:①Alb明顯低下,同時PA、α1AG、αAT及TRF下降;②α2MG、β-脂蛋白及Hp多聚體的增加(Hp2-1、Hp2-2);③免疫球蛋白中Igg 降低,而IgM可有增加。

至於嚴重腎病致腎小球失去分子篩作用,或嚴重腸道炎症導致非選擇性的蛋白丟失,以及全血喪失均可表現為廣泛的低血漿蛋白質血症。這類全低血漿蛋白質圖譜也可以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全血稀釋營養不良時見到。

(五)妊娠期及高雌激素血症

正常妊娠時表現為:①PA、Alb、α1AG及IgG略有降低;②α1AT、CER、TRF及纖維蛋白原有顯著增高。α1-脂蛋白可有中度增加。

在用雌激素治療的個體以及口服避孕藥者,可有類似上述血漿蛋白質圖譜。

表2-6 幾種疾病時血漿蛋白質的變化圖譜

B型肝炎 肝硬化 選擇性蛋白丟失 妊娠與高雌激素血症
前白蛋白
白蛋白 N或↓
α-脂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 ↑↑ ↑↑
α2-巨球蛋白 ↑↑
銅藍蛋白 N↑ ↑↑
結合珠蛋白 N↓ N
轉鐵蛋白 ↑↑
β-脂蛋白
C3 N↓ N
纖維蛋白原 N ↑↑
IgG
IgA ↑↑ N
IgM N↑ N
C-反應蛋白 N
電泳圖譜特徵 PA帶↓Alb略↓αβ不規則↑寬γ帶(有時可與β融成一片 PA明顯↓Alb明顯↓ 寬γ帶 Alb明顯↓α2↑β↑γ↓ Alb略↓α2↑β↑

(六)遺傳性缺陷

血漿蛋白質的遺傳性缺陷,包括個別蛋白質發生變異或其量的完全缺乏與基本缺乏。這一現象多數是由於編碼的相應蛋白質基因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或缺失。舉例如下:

1.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患者血漿中α1AT可僅為正常的10%,是一種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雜合子患者血清中αAT含量也低於正常。由於α1AT占α1區帶中蛋白質的大部分,這種異常在血清電泳中可以初步識別。進一步作免疫化學檢查可以確診。

2.結合珠蛋白缺乏病。

3.轉鐵蛋白缺乏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4.銅藍蛋白缺乏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5.補體成分缺失,此病少見。患者可完全缺乏某種補體成分,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6.免疫球蛋白缺乏,可表現為反覆感染,可有一種或多種免疫球蛋白的缺陷。如無γ球蛋白血症或低γ球蛋白血症,全部免疫球蛋白組分均可降低。

7.無白蛋白血症,為極罕見的遺傳病,完全缺乏時患者可以不發生嚴重症状,這是由於球蛋白代償性的增加。

32 關於血漿蛋白質的正常參考值 | 血漿蛋白質的檢測及其臨床應用 32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疾病時血漿蛋白質變化的圖譜特徵」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