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藿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藥學》 >> 化濕藥 >> 藿香
中藥學

中藥學目錄

【藥用】唇形科草本植物廣藿香Pogostemin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Agastacherugosus(Fisch.etMey)O.Ktze.的地上部份。

性味與歸經】辛,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化脾醒濕,辟穢和中,解暑,發表。

【臨床應用】1.用於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等症

藿香氣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濕,為芳化濕濁之要藥,故適用於濕阻中焦、脘悶納呆之症候,在臨床上常與佩蘭等同用。用於濕溫出起,可配薄荷茵陳黃芩等同用。

2.用於嘔吐泄瀉等症。

藿香芳香辟穢濁而能和理脾胃,適用於感受穢濁、嘔吐泄瀉之症,可配蘇葉半夏厚朴陳皮等同用。對於胃寒嘔吐之症,可配半夏同用;如濕熱者,可配黃蓮、竹茹脾胃虛弱者,可配党參甘草妊娠嘔吐,可配砂仁同用。

3.用於暑濕症。

藿香微溫,化濕而不燥熱,又善於解暑,為解暑要藥。其治暑濕之症,不論偏寒、偏熱,都可應用,臨床經常與佩蘭配伍同用。

4.用於發熱惡寒、惡寒發熱、胸脘滿悶等症。

本品既能化濕,又能解表,故適用於外感風寒兼有濕阻中焦的症候,常配伍紫蘇、陳皮等同用。

此外,可治鼻淵,常可配豬膽汁等同用。

【處方用名】藿香、土藿香(洗淨,晒乾,切碎用)

廣藿香(產廣東者,一般認為功效較好。洗淨,晒乾,切碎用)

鮮藿香(新鮮者,洗淨,切碎用。主要用於解暑)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鮮者加倍,煎服。

【按語】1.藿香氣味芳香化濕辟穢而和脾胃,性味辛溫,散表邪而除表證,兼能解除暑邪,為夏令要藥,鮮者尤佳。又治鼻淵,頗有良效。而辛香而不過散,溫熙而不燥烈,故為臨床常用藥也。

2.紫蘇與藿香皆有發表和中的作用,紫蘇長於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魚蟹毒;藿香長於化濕醒脾,且能解暑、治鼻淵。

3.香薷與藿香皆為既能發表,又能解暑之藥而香薷散寒解表力佳,且能行水消腫;藿香則化濕醒脾力優,且能治鼻淵。

方劑舉例】藿香正氣散(《和局方劑》):藿香、厚朴、陳皮、大腹皮桔梗、半夏、白芷茯苓、蘇葉、甘草。治外感不正之氣,內傷飲食,頭痛發熱,或霍亂吐瀉,或發瘧疾

不換金正氣散(《和局方劑》):藿香、法半夏、蒼朮、厚朴、陳皮、甘草。治濕濁內阻兼有外感。

【文獻選錄】《藥品化義》:「其氣方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臟,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

《本草正義》:「清芬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外胃,振動清陽妙品。......霍亂心腹痛者,濕濁阻滯,傷及脾土清陽之氣則猝然撩亂,而吐瀉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氣,勝濕辟穢,故為暑濕時令要藥。」

「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熙而不偏於燥熱,能袪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乏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亦辟穢惡,解時行疫氣。」

「藿香雖不燥烈,然究是以氣用事,惟舌有濁垢而漾漾欲泛者為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

參看

32 化濕藥應用注意事項 | 佩蘭 32
關於「中藥學/藿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