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遼夏金元醫學基礎理論的研究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遼夏金元時期醫學 >> 遼夏金元醫學基礎理論的研究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一、《內經》研究

金元諸醫家主要採取兩類方法研究《內經》。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論作專題研究,二是依據《內經》某一基本觀點,結合實際進行發揮,形成一種系統的創新理論。第一類著作主要有劉完素的《內經運氣要旨論》(佚),《素問玄機原病式》,佚名《運氣圖解》(佚),鄧炎《運氣新書》(佚),曹大本運氣考定》(佚),呂復運氣圖說》(佚)等,這一類著作主要吸取《素問》「七篇大論」中運氣學說,結合疾病發生、發展機理予以闡發,惜多數亡佚。其中最有成就的為劉完素,他認為「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故他以《素問》「五運六氣」理論及病機學說為基礎,通過比物立象、推演歸納,建立了一套認識疾病證候特性的分類模式:五運主病,六氣主病,並從「火熱論」角度予以系統闡發,這一專題研究成就,不單使運氣學說本身得到了發展,而且促使了中醫各類理論問題的深化研究。

此後,諸醫家多本著不拘泥一詞一句的注釋,而求古人意理所在,聯繫實際予以發揮的態度對待《內經》,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理論學產。重視臨床實際研究,應用《內經》已在金元時期成為一種崇尚的醫風。劉完素的《素問宣明論方》是這樣,張元素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也是如此。

除上述醫家及有關著作外,金元時期還有不少《內經》研究專著。如劉完素的《圖解素問要旨論》(八卷),《素問要注》(佚),元代薛時平的《新刊注釋素問玄機原病式》,李季安的《內經旨(指)要》(佚)等。現存比較有成就的注釋整理《內經》的著作為滑壽讀素問鈔》(九卷)及《補遺》(一卷),受到後代醫家的重視。

二、《難經》研究

這一時期《難經》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金代醫家紀天錫,精加訪求十餘年寫成該書,其後不久,著名醫家呂復時該書力辨前人之非,註解謹密的特色給予了較高評價,張元素也曾撰有《潔古注難經》一書(又稱《藥注難經》)。該書的特點是闡發《難經》奧理,復隨其疾證附以禁忌方論述經解。惜流傳至元末,便失傳了。李駉(子野)《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七卷。李氏深感世人對《難經》理解不深,遂「隨句箋解」,以宋時流傳的前代呂廣等十先生補註之說為宗,言言有訓、字字有訓,撰成該書。

這一時期《難經》研究成就最大的是滑壽的《難經本義》(1366)。他追本溯源,考之《靈樞》、《素問》,又及仲景、叔和,以繹其緒,凡諸說善者,均予吸收,並詳細闡發前人未明之旨。該書首列諸圖,後疏本義,辨疑正誤,使全書辭達理明,條分縷解。所以該書誕生後,為後世眾多醫家所重視,成為元代以前《難經》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他《難經》研究著作還有陳瑞孫難經辨疑》;王少卿《難經重玄》;袁坤厚難經本旨》;謝紹孫《難經說》;李駉的《難經註解》(四卷)等,後均亡佚。

三、《傷寒》的研究

這一時期的《傷寒論》研究與兩宋時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響的著作,如在後世《傷寒論》研究中流行最廣的成無已《註解傷寒論》便出現於這一時期。

金元時期,醫學界的學術空氣比較活躍,出現了不少新的學術見解,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在《傷寒論》研究中也反應了這種傾向,例如宋雲公的《傷寒類證》將仲景397法,分證50門,派生出484法,列表倍分述。吳恕的《傷寒圖歌活人指掌》針對《傷寒論》,《南陽活人書》增輯若干圖表編纂而成,都是著重於論述傷寒諸證的。王好古的《陰證略例》則提出傷寒陰證的新見解。而馬宗素傷寒醫鑒》,鎦洪傷寒心要》以及舊題劉完素撰的《傷寒直格》均以「傷寒」題名,也言六經,也談仲景方,實際上卻是論述溫熱病為主。此外,杜本敖氏傷寒金鏡錄》專論舌象,並附有簡圖對後世的影響也比較大。

(一)成無己首注《傷寒論》:

成無己的代表作是《註解傷寒論》,他是全面逐條註解《傷寒論》第一家。此書一出,流傳甚廣,超過了《傷寒論》的任何一個其他版本,因而影響也很大。成氏的註解有兩個特點,其一是以「經」釋「經」,即引用《內經》、《難經》的原文來解釋《傷寒論》的醫理,追溯其學術源流。由於中國古代具有崇古尊經的傳統,因而以「經」釋「經」的方法是相當具有說服力的,成氏這一注釋法很受後世注律《傷寒論》者仿效。

其二,成氏的註解著重於時病因病機及組方意義的發揮,它的註解中幾乎為傷寒各證每一症状都註明病機,每一方劑都說明方義。成氏的這種註解方法條理比較清晰、說理比較明了,使讀者易於理解,使用者便於化裁。因此為後世醫家廣泛效用,已遠不限於《傷寒論》的註解。

成無己的另一部著作是《傷寒明理論》。此乃成氏在註解之餘發揮本人對《傷寒論》的理解。前三卷對《傷寒論》條文進行橫向聯繫,提出發熱惡寒等五十個傷寒病中的常見症状,對每一症都進行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分析,實際上是傷寒有關症状的鑒別診斷。卷四為「傷寒方論」,成氏從113方中精選出20首,闡發其配伍關係及方藥效用,大多是他的經驗之談,頗值一讀。

(二)王好古對傷寒陰證學說的發揮:

自宋以降,各家研究《傷寒論》往往詳於三陽證而疏於三陰證。王好古曾與李東垣同學於張潔古門下,在張氏重視臟腑虛損的啟示下,又受到李氏脾胃氣虛理論的影響,盡十餘年的心力鑽研《內經》,《傷寒論》的陰陽脈例,並廣泛參照王叔和朱肱許叔微韓祗和等有關陰證陰脈的闡述,提出了一系列對於傷寒陰證的新見解。

他首先指出,傷寒是人之大疾,病情最急,而陰證尤為嚴重。因為陰證准辨而難治,鑒於陰證之難辨,王氏分析了陰證的各種變證和假象,闡明病機及鑒別要點。他指出如陰證表現為一身陽氣內消、身表涼、四肢冷、脈沉細則易辨認,若表現為陽從外泄,身表熱,四肢溫、頭重不欲舉,脈浮弦,按之全無力,此類陰證則容易誤診,若用解表發汗之法,會使三焦氣絕造成危證,辨證時,李氏非常強調以診脈為鑒別標準,鑒於陰證之難治,王氏提出「三陰可補」之法,主張「藥當從溫」,尤其強調了溫腎助陽的重要。

在眾多《傷寒論》研究著作中,《陰證略例》從陰證入手,打破了治外感與治內傷的界限,用六經辨證的原則把傷寒與雜病的治療聯繫起來,可謂是獨樹一幟。雖說其本身在溫陽養陰的問題上存在一定偏面性,但作為對《傷寒論》一個方面的探討,顯然不可能求全責備。王氏對傷寒陰證的發揮對後世更加全面地理解《傷寒論》很有補裨。

四、診斷學研究

金元時期診斷學研究成就突出地反映在脈學舌診上。有些見於有關專著中,有些散在於一些綜合性著作里:

(一)脈學:

這一時期最突出的脈學專著為滑壽的《診家樞要》(1341),該書集元以前諸家脈學理論為一體,結合個人認識,詳述脈診體系及辨脈法,共論及浮、沉、遲、數等29種脈象及主病。並闡析了婦人、小兒脈法,內容豐富,尤其在小兒診察指紋方面,認識較前人又更進了一步。

張元素的《潔古注脈訣》也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脈學專著。該書收有張元素、張壁父子的脈學認識。其特點是詳論脈理,隨脈辨證,隨證附方,兼集諸家之善,適於臨床依脈辨證施治。惜流傳到元代,只存提名張壁的二部節本著作。其他脈學著作還有張壁《脈談》,李杲的《脈理玄微》(疑託名李杲)、佚名《東垣脈訣》(1251年),託名朱丹溪的《脈決指事病式圖說(又有稱為李杲作),姚宜仲的《診脈指要》(佚),鼓起宗撰、明代汪機補訂的《脈訣刊誤集解》以及已佚的呂復《脈系圖》等著作。

(二)舌診:

這一時期舌診取得了突出成就,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驗舌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1341年)。該書原書名《金鏡錄》,內載辨別傷寒舌法十二首,附舌象圖十二幅,惜後漸失傳,1341年,杜本在上書基礎上,增補24幅舌象圖,共計36幅舌圖,並載方治於圖下。其中24幅專論舌苔,4幅專論舌質,8福兼論舌苔與舌質。舌色有淡紅、紅、青三種,苔色有白、黃、灰、黑四種,舌面有紅刺裂紋等變化,舌質變化有平滑澀刺等,基本包括各種主要病理現象。各圖下附文字說明,並結合脈象,分辨寒熱虛實、內傷外感,論述證治方藥及病證發展、預後。

另外,其他著作也有不少有價值的記述,如成無己的《傷寒明理論》辟「舌上苔」篇,對有關傷寒病舌象作了專門論述,內容豐富。李杲的《脾胃論》分析了舌乾的各種證候,豐富了察舌辨證的診斷理論。

32 遼夏金元衛生保健 | 遼夏金元醫學爭鳴與學術流派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遼夏金元醫學基礎理論的研究」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