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舌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 舌菌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目錄

舌菌是以舌體贅生腫塊如菌,堅硬潰爛為主要表現的腫瘤疾病,即舌岩。紗》科真詮》云:「舌岩,舌根腐爛如岩。」《尤氏喉科秘書.舌菌》云:「舌菌,屬心經火多,因氣鬱而生。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本病在口腔岩症中較為常見,其惡性程度高,晚期常累及頸、頜部,預後不佳。相當於西醫的舌癌

[病因病機

主要因心脾郁火或外感熱毒,痰火瘀毒結滯所致。舌為心之苗,七情內傷,氣鬱化火,火性炎上,循經上行於舌;或思慮傷脾,脾氣久郁,化火生痰;或外感熱毒,或嗜煙日久,火毒熏灼,均可導致舌部經絡阻塞,氣血瘀滯,火毒痰瘀互結為舌菌。

[診斷]

多發於40歲以上,男多於女。好發於舌中1乃的邊緣部位,其次為舌根、舌面及舌尖部。口腔粘膜白斑、衛生不良、經久不愈的潰瘍假牙等長期慢性刺激,都可能誘發本病。

初起在舌部生一硬結,形如豆粒,逐漸形成腫塊,按之堅硬,或如菌狀,頭大蒂小。繼而在其中心區出現邊緣隆起之小潰瘍,漸向深部和周圍發展,狀若泛蓮,或如雞冠,疼痛難忍,流涎臭穢,觸之易於出血。由於舌活動不便利,可致進食及言語困難。隨著病變範圍增大,有時可導致牙關緊閉。久之可穿腮透舌,延及頸頜,結塊腫大而堅硬疼痛。晚期由於舌不能轉動,飲食難下,體質日漸衰敗而死亡。

[鑒別診斷]

一、舌瘡為發於舌的潰瘍,多見於舌尖、舌邊,發病快,病程短,初起即疼痛明顯,潰瘍周圍柔軟,局部不高突。常為多發性,或有反覆發作。

二、結核性潰瘍多發生在舌背部,潰瘍表淺,軟,邊緣不整齊,表面粗糙,色灰黃污濁,疼痛顯著,觸之更甚。

辨證論治

一、內治

(一)心脾鬱火舌體腫物堅硬,如菌如豆,或有腐爛,流涎穢臭,疼痛難忍;伴心煩失眠口渴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心脾鬱火循經上攻,結於舌部,火毒蘊絡,故舌體腫物堅硬,疼痛難忍;火毒熾盛,熱盛肉腐,故有糜爛;熱毒熏灼,故流涎穢臭;心主神明心火盛則擾亂神明,故心煩失眠;火易傷津,故口渴;心移熱於小腸,故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均為火熱之象。

治法:清心降火解毒化郁。

方藥:導赤散加減。

(二)脾胃火毒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伴有發熱口渴,便秘尿黃;舌苔黃膩而厚,脈滑數。

辨證分析:脾胃火盛,熱毒蘊結,阻絡蝕肉,故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火毒熾盛,故發熱;火盛傷津,故口渴、便秘、尿黃;苔黃膩而厚、脈滑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泄火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陰虛火旺舌紫赤腫痛,潰爛臭穢,轉動不便,妨礙進食;伴身熱口渴、日漸消瘦;苔黃,脈細數

辨證分析:腎陰虧損,水不制火,相火上炎,火毒蘊結於唇,故舌紫赤腫痛;熱盛肉腐,故潰爛臭穢;舌腫痛潰爛則轉動不便而妨礙進食。以致攝取營養不足,身體日漸消瘦;身熱、苔黃、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東加減。

(四)氣血兩虛舌體潰爛,甚則穿透舌體,侵犯腮部;伴飲食難下,身體消瘦,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熱毒久蘊,熱盛肉腐,故舌體潰爛,甚則穿舌透腮;舌不能卷送食物,故飲食難下,致胃中空虛,生化乏源,氣血不足,故身體消瘦;血不榮面,故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補氣養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二、外治法

對不宜手術者,初期用玉樞丹外敷;舌體潰爛者,搽青吹口散或錫類散;潰瘍出血不止者,用蒲黃炭蘆薈馬勃等研末外敷。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手術。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口腔衛生,去除齲齒、壞牙,糾正不合適的假牙及牙托

2.積極治療舌粘膜白斑、慢性潰瘍

3.避免精神刺激,戒煙。

[結語]

舌菌相當於西醫的舌癌。其特點是:早期舌體腫物形如豆粒而質硬,潰爛後形成堅硬而高低不平的潰瘍。應與舌瘡、結核性潰瘍相鑒別。心脾鬱火證,治宜清心降火、解毒化郁,方用導赤散加減;脾胃火毒證,治宜清泄火毒,方用黃連解毒東加減;陰虛火旺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東加減;氣血兩虛證,治宜補氣養血,方用歸脾東加減。

參看

32  | 繭唇 32
關於「中醫外科學/舌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