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發頤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瘡瘍 >> 發頤 |
中醫外科學 |
|
發頤是指熱病後餘毒結於頤頜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醫宗金鑒》:「此症又名汗毒,發於頤頜之間,屬足陽明胃經。」其特點是頤頜之間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状明顯,病勢嚴重者常可出現內陷變證。本病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特點是常發生於熱病後期,多一側發病,頤頜部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状明顯,重者可發生內陷。
[病因病機]
多由傷寒或溫病治療不徹底,以致余邪熱毒壅結少陽、陽明之絡,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於局部,熱勝肉腐化膿而成。或因術後脾胃虧損,陰津不足,毒邪上蘊阻絡。
[診斷]
多見於成年人,常由熱病、全身性感染、大手術後或體質虛弱者,以及腮腺導管急性阻塞而繼發。
發病急驟,一側多見。
初起頤頜間疼痛並有緊張感,輕微腫脹,張口稍有困難。繼則腫脹逐漸加劇,並延及耳之前後。張口後,可見紅腫的腮腺管口,若壓迫局部,自管口開口處有膿性分泌物溢出。約7—10天進人成膿期,此時疼痛加劇,呈跳痛性,皮色發紅,腫脹更甚,可波及同側眼瞼、頰部、頸部等處,按之有波動感。同時腮腺導管開口處能擠出混濁黃色膿性分泌物。如不及時切開,膿腫可在頤頜部、口腔粘膜或外耳道潰破,膿出臭穢。
初期有輕度發熱,發展嚴重可伴高熱、口渴納呆、大便秘結等全身症状。如患者極度虛弱或失於治療,可致痰涌氣塞、湯水難下、神志昏糊等毒邪內陷之證。
[鑒別診斷]
痄腮多為雙側患病;好發於5-15歲兒童;色白漫腫,酸多痛少;不化膿;常有接觸傳染史。
頸癰:多發生於頸部、頜下的一側,雖可化膿,但無口內頰部導管開口處紅腫。
3.骨槽風 多發於20-40歲青壯年,有拔牙史,腮頰部漫腫疼痛,色紅或白,牙關拘緊,不能咀嚼,膿成潰後瘡口日久不收,且有死骨排出。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蘊結紅腫結於頤頜,張口不利,掀熱疼痛;發熱,口渴,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結聚於頤頜部,故局部紅腫,掀熱疼痛;足陽明胃經環口繞唇.因經絡為風濕毒熱之邪蘊結,以致開口不利;熱毒與正氣相搏,故發熱;熱邪耗傷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熱象。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二).毒盛釀膿證 證候:頤頜間結腫疼痛漸增,甚至腫勢延及面頰和頸項,焮紅灼熱,張口困難,繼之釀膿應指,口內頰部膽管開口處能擠出膿性分泌物;伴高熱口渴;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皂角刺、白芷等。 常用藥:川黃連、黃芩、甘草、桔梗、元參、荊芥穗、防風、升麻、薄荷葉、連翹(去心)、馬勃、白僵蠶、蟬退殼、牛蒡子(炒)、柴胡、炒山梔、生大黃、芒消。
(三)熱毒內陷證 頤頜間腫塊平塌散漫,腫熱延及面及頸項,掀紅灼熱,疼痛劇烈,湯水難下,痰涌氣粗;伴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內陷入營,故腫勢平塌散漫,腫勢蔓延,疼痛劇烈;火毒熾盛,耗傷津液,故壯熱、口渴;熱毒陷入營血,熱擾心神,故見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為熱人營血,灼傷陰液之徵。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外蓋太乙膏;口腔粘膜出膿者,先用等滲鹽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5次。
[預防與調攝]
1.平素注意口腔衛生,飯前飯後漱口。
2.熱病後、大手術前後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加強口腔護理,常吃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
[結語]
發頤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其特點是:頤頜之間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状明顯,病勢嚴重者可出現內陷等證。應與痄腮相鑒別。熱毒蘊結證,治宜清熱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熱毒內陷證,治宜清營解毒、養陰生津,方用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
參看
流注 | 丹毒 |
關於「中醫外科學/發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