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處理原則和預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食物中毒防制 >> 細菌性食物中毒 >>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處理原則和預防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目錄

(一)確定診斷

1.查明原因 根據中毒者發病急,短時間內同時發病,發病範圍局限在食用同一種有毒食物的人等特點,找到引起中毒的食品,並查明引起中毒的具體病原體

2.

3.細菌學及血清學檢查 對可疑食物、患者嘔吐物及糞便進行細菌學培養,分離鑒定菌型,作血清凝集試驗。

4.動物試驗 疑為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時,可取細菌培養液或腸毒素提取液喂貓(或灌胃),觀察有無胃腸道症状,特別是嘔吐反應,其他內毒素也可注入小白鼠腹腔觀察其有無症状出現。

(二)患者處理

1.迅速排出毒物 對潛伏期短的中毒患者可催吐、洗胃以促使毒物排出;對肉毒中毒早期病例可用清水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2.對症治療 止腹痛腹瀉,糾正酸中毒補液,搶救循環衰竭呼吸衰竭等。

3.特殊治療 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可用抗生素治療,但葡萄球菌毒素中毒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藥,以保暖、輸液、飲食調節為主。肉毒中毒患者應儘早使用多價抗毒血清,注射前要做過敏試驗;並可用鹽酸胍以促進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

(三)預防

1.對海鮮食品應加強管理,防止污染其他食品。

嚴防食品在加工、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被病原體污染。食品容器、砧板、刀具等應嚴格生熟分開使用,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生產場所、廚房、食堂要有防蠅、防鼠設備。嚴格遵守飲食行業和炊事人員的個人衛生制度。患化膿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治癒前不應參加接觸食品的工作。

2.控制病原體繁殖及外毒素的形成 絕大部分致病菌生長繁殖的最適宜溫度為20~40℃,在10℃以下繁殖減弱;低於0℃多數細菌不能繁殖和產毒。因此,食品應低溫保存,或放在陰涼通風處。食品中加鹽量達10%也可控制細菌繁殖及形成毒素。

3.徹底加熱殺滅細菌及破壞毒素 這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為徹底殺滅肉中病原體,肉塊不應太大,使內部溫度達到80℃,持續12分鐘。蛋類應徹底煮熟。為預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食品應100℃加熱2小時。

32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32
關於「預防醫學/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處理原則和預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