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根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辣根 | 中藥圖典 |
辣根 Là Gēn |
|
---|---|
別名 | 馬蘿卜 |
功效作用 | 消食和中;利膽;利尿。主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膽囊炎;關節炎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胃經、膽經、膀胱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 |
辣根,為十字花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名西洋葵菜、山葵蘿卜等。原產歐洲東部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的青島、上海郊區栽培較早,其他城郊或蔬菜加工基地有少量栽培。是一種調味品蔬菜,主要以保鮮或加工脫水後出口為主,深受日本及歐洲各國消費者的歡迎。根有特殊辣味,含烯丙(基)硫氰酸(C3H5CNS),磨碎後干藏,備作煮牛肉及奶油食品的調料,或切片入罐頭中調味。中國自古藥用,有利尿、興奮神經之功效。現代研究,它還具有較強的抗癌效果。
目錄 |
形態特徵
辣根(學名:Armoracia rusticana (Lam.) P. Gaertner et Schreb. )多年生草本,高達1m左右,全株無毛。根肉質肥大,紡錘形,白色,下部分枝。莖粗壯,表面具縱溝,多分枝。基生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35cm,寬7.5-15cm,邊緣具圓齒,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寬楔形而稍微下延,背面羽狀網脈突起,葉柄半圓形,長達30cm,上有凹陷;莖生葉無柄或有短柄,下部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常羽狀淺裂;中部葉廣披針形;上部葉小,披針形至條形。花序排列成圓錐狀;花多數;萼片直立或稍開展,寬披針形,邊緣膜質,白色透明;花瓣4,白色,倒卵形,長5-6mm,先端圓鈍或帶波狀,脈紋明顯,基部漸狹成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2mm,短雄蕊長1mm;雌蕊1,花柱極短,柱頭扁頭狀,較花柱寬。短角果卵圓形、卵形至球形,果瓣腫脹,具網狀脈,中肋不顯,熟時開裂。果實內有種子2行,每行4-6顆;種子細小,扁圓形,膜質,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地理分布
原產歐洲;我國黑龍江、吉林(長春市)、遼寧(鞍山市)及北京等地庭園及藥圃間有栽培。
化學成分
葉含葡萄糖異硫氰酸酯(glucosinolate),其中主要成分為葡萄糖異硫氰酸烯丙酯(allylglucosinolate),又稱黑芥子甙(sinigrin),還含少量的葡萄糖異硫氰酸苯酯(benzylglu-cosinolate)等。全植物含揮髮油及芥子油。種子含脂肪油和生物鹼。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氣候,耐乾旱,不耐雨澇,以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的砂壤土,pH為6的微酸性土壤較好,忌連作。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春、秋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由於種子不易成熟,故採用無性繁殖。在收穫時選1cm粗側枝或根狀莖,切取長15cm左右作種苗,頂部平切,下部斜切,避免倒栽,每20根為1捆,埋與地下。選水位低、高燥的土地,掘穴1m深,下部墊草,放上辣根,再以草蓋,然後覆土,第2年3月下旬-4月上旬挖出種植。在選好地塊中施腐熟廄肥每lhm2施15000kg深翻30cm,耙細、整平,然後將作成高畦,畦寬(連溝)1.5m。先用筍刀打洞,距離30cm見方,洞應與畦面作30°-45°的傾斜,深25cm左右,然後將種苗插於洞中。注意種苗頂部向上,不能倒插,應低於畦面6cm。種後覆土或不覆土,有利出苗,不需要澆水,4月下旬出苗,苗高15cm時每1hm2施入人糞尿15000kg,35cm時施第2次肥。結合除草進行培土,防止倒伏。
病蟲害防治
應用價值
藥用價值
【中藥名】辣根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 (Lam.) P. Gaertner et Schreb. 的根。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鮮汁拌蜜糖服。外用:適量,浸酒搽;或引赤、發泡。
【用藥禁忌】內服量不宜過大。
其它用途
根有辛辣味,作調味品或食用;植株可作飼料。
|
關於「辣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給辣根條目的留言--220.136.179.251 2019年4月24日 (三) 20:53 (CST) 留言: 圖2不是辣根,是山葵。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