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虎耳蘭
Hǔ ěr Lán
虎耳蘭
別名  
功效作用 解毒消腫。主無名腫毒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虎耳蘭(Haemanthus albiflorsu),又名虎耳,是原產於非洲南部的石蒜科網球花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15~20厘米,根莖縮短成扁球形,具節。葉從基部抽出,對生,開展,寬大,通常4~6片排列整齊。肉質葉肥厚,常綠全緣,先端成舌狀,具微絨毛,酷似虎耳,故名虎耳蘭。

目錄

簡介

學名】Haemanthus albiflos jacq.

【分類】石蒜科,虎耳蘭屬

【辨異】百合科(或歸入龍舌蘭科),虎尾蘭屬虎尾蘭,亦別稱「虎耳蘭」,應為訛稱,不可與本種混淆。他們倆形態、習性完全不同。虎耳蘭百合科(或歸入龍舌蘭科),虎尾蘭屬虎尾蘭,亦別稱「虎耳蘭」,應為訛稱,不可與本種混淆。他們倆形態、習性完全不同。

虎耳蘭又名牛舌蘭,為石蒜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葉片寬厚,肉質,自鱗莖上方短莖上抽出,傘形花序頂生,花有白色、紅色、粉紅色,以白花者常見。

虎耳蘭,是原產於非洲南郵的石蒜科網球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寬葉株高20~30厘米,根莖縮短或扁球形,具節。葉從基部抽出,對生,開展,寬大,通常4~6片排列整齊。

虎耳蘭喜陽光、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它較耐旱,不耐寒,生長適溫15~25℃,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

栽培虎耳蘭的基質可用泥炭、腐葉土和河沙混合調勻而成。生長季節,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適當補充磷肥。冬季休眠以後可重新換盆及分株。在寒冷地區要移入溫室養護,保證最低溫度為5℃,否則易受凍害。

虎耳蘭是優良的觀葉花卉,葉片寬闊而微彎曲,姿態優美,每年8月頂生花序,用它盆栽陳設於幾架、案台、書櫥等處,青翠宜人,觀賞效果很好。

繁殖:

常用播種和分株法。播種繁殖,種子於花後2個多月成熟。因種子大,可直接盆播,播後15天發芽,實生苗城4-5年才能開花。分析繁殖,小鱗莖發育緩慢,一般2~3年分株1次,常以3~4

紅花虎耳蘭

月換盆時托出母株,將小鱗莖扒開分栽,城培訓2年才能開花。

栽培管理:

盆栽用腐葉土、泥炭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花莖形成前施磷鉀肥1次,施肥勿濃或過量。

生育期要見表土乾燥後再澆水,切忌雨淋、積水,會引起鱗莖腐爛。夏秋季盆土過干,則影響葉片生長。冬季有短期半休眠狀態,應減少澆水,置於室內向陽處越冬。

需要較好的光照環境,夏季要遮蔭,其他季節,特別是秋季,要加強光照、肥水管理,以保證花序發育良好及整株姿態的優美。如果過於蔭蔽,不僅葉片變薄,還會影響開花及整株姿態。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常見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防治。

應用:

虎耳蘭葉片寬闊,每年8月頂生花序,頗為別緻,適合室內盆栽觀賞。   

形態特徵

網球花 多年生草本。鱗莖球形,直徑4-7cm。葉3-4枚;葉柄短,鞘狀;葉片長圓形,長15-30cm,主脈兩側各有縱脈6-8條,橫行細脈排列較密而偏斜。

粉紅虎耳蘭

花莖直立,實心,稍扁平,高30-90cm,先葉抽出,淡綠色或有紅斑;傘形花序具多花,排列稠密,直徑7-15cm,下有佛焰苞狀總苞1輪,總苞片3-多枚;花紅色。

花便纖細;花被管圓筒狀,長6-12mm;花被裂片線形,長約為花被管的2倍;雄蕊著生於花被管喉部,長於花被裂片或有時伸出很長。

花絲絲狀,紅色,花藥黃色較小,長圓形,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球形,3室或開花期退化為1室,花柱絲狀,柱頭不裂或微3裂。漿果球形或長圓形,鮮紅色;種子球形,暗灰褐色。花期為夏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中國引種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非洲熱帶。  

生物學特性

組織培養由於具有繁殖係數高,快速,可得到無病毒株等優點,在花卉苗木生產上多被採用。虎耳蘭是石蒜科網球花屬鱗莖植物,又名白花虎耳蘭,白花網球花,白花畫刷花,原產非洲南部,虎耳蘭既可觀花又可觀葉,上海地區初冬開花,花期可長達2個月,其花,葉嬌嫩,秀麗大方,植株周年常綠,非常適於室內

虎耳蘭

盆栽觀賞。常用分株或播種繁殖,但上海地區不能產生種子,繁殖非常慢。為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條新的可能途徑,外植體分化選擇生長旺盛的盆栽虎耳蘭植株中春季萌發的幼嫩葉片,用自來水沖洗乾淨,然後在超淨台上用75%酒精潤洗30,用無菌水沖洗2次,再於飽和漂白粉溶液中振蕩洗滌20,最後用無菌水沖洗3~4次後用無菌濾紙吸干,將葉片切成0.5的外植體塊,接種於+0.65%瓊脂+3%蔗糖+不同6一和濃度配比的誘導培養基中。每處理接種40塊,重複3次。

6一和組合如下:'一1:6一0.5/(單位下同)+0.2;一2:6一0.5+1.0;一3:6一0.5+2.0;一4:6一1.0+1.0;一5:6一2.0+1.0;一6:6一3.0+1.0;一7;6一2.0+0.1;1—8:6一3.0+0.1.1.3壯苗增殖將帶有不定芽的外植體塊切割成小塊,接種到+0.65%瓊脂+3%蔗糖+不同6一和濃度配比+不同濃度的培養基上,每種培養基接種20塊,重複3次。6一和比例及濃度組合女ⅱ下:一1:6一2.0+0.;一2:6一2.0+0.1+0.2%;一3:6一0.5+2.0。

統計不定芽的增殖倍數(增殖倍數=總芽數/接種芽數),觀察不定芽生長情況。1.4生根在無菌條件下,取以一2培養基獲得的長勢基本一致的2.5以上的無根試管苗,接種在1/2+0.65%瓊脂+1.5%蔗糖+不同濃度的或+不同濃度的培養基中,每種培養基接種66株,重複3次。培養20後統計各培養基中試管苗的生根率,40後測定根的生長指標(根數,根長,根冠比).或濃度及濃度組合如下:一1:0.2;一2:0.2+0.2%;一3:0.2;一4:0.2+0.2%.1.5移栽苗長出旺盛的根後,在室溫下開瓶煉苗21,直接移栽入1/3泥炭+2/3沙壤土的花盆

虎耳蘭

中;或在室溫下煉苗2後,先移入(泥炭):(珍珠岩):(蛭石)=4:2:1的基質中,澆施0.1%溶液(加幾滴),一周後再移入1/3泥炭+2/3沙壤土的花盆中。

以上培養基值調至5.8左右;培養溫度25±2,光照強度1500~2000,每日光照1211.2結果與分析2.1不定芽的誘導將外植體塊分別接種到一1,一2,一3,一4,一5,一6,一7,一8培養基上,約15後外植體均有明顯增厚膨大。繼續培養7後,外植體切口處出現少量愈傷組織,再繼續培養7,在一7,一8培養基上的外植體上形成了不定芽。

在一1,一2,一3,一4,一5,一6培養基上出現的少量愈傷組織繼續長大,在外植體四周形成明顯增大的愈傷組織塊,再繼續培養30,一1,一2,一3培養基上的愈傷組織塊分化出少量的不定芽,而一4,一5,一6培養基上的愈傷組織塊繼續長大,若再繼續培養多逐漸褐化,極少能分化出不定芽,有些還出現了不定根的分化.統計以上培養基外植體的不定芽誘導率[不定芽誘導率=出芽的外植體數/(接種的外植體數一污染的外植體數),並觀察不定芽的誘導情況。

虎耳蘭的組織培養229註:一出芽極少,長勢差;+出芽較少,長勢一般;++出芽稍多,長勢稍好;+++出芽多,長勢較好,但有白化苗;++++出芽多生長旺盛,無白化苗(下表均同):一.+.++,+十+,++++()?由表1可知,不同6一和組合對不定芽誘導率差異顯著培養基一8和一7顯著增加了不定芽的誘導率,不定芽誘導率達到100%和95%,但前者不定芽的生長勢比後者差。

分析結果認為,培養基1—7即6一和濃度分別為2.0和0.1時最有利於虎耳蘭不定芽的誘導.2.2不定芽增殖培養基的篩選由表2可知,一1和一2培養基顯著增加了不定芽增殖倍數,其中一2培養基中不定芽發育良好。呈深綠色,生長健壯,旺盛,經幾次繼代後,可形成大量不定芽;一1培養基中的不定芽長勢較一2為差,黃綠色,生長較慢;一3培養基顯著降低了不定芽增殖倍數,同時愈傷組織易分化根再繼續培養一段時間。  

繁殖特點

虎耳蘭主要用分株、扦插法繁殖。分株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最佳,可結合換盆進行。首先將盆土抖掉,再用利刀將根部萌生的子株從母株結合的部位切開。然後上盆,置於半蔭環境。

常用播種和分株法。播種繁殖,種子於花後2個多月成熟。因種子大,可直接盆播,播後15天發芽,實生粉紅虎耳蘭苗城4-5年才能開花。分析繁殖,小鱗莖發育緩慢,一般2~3年分株1次,常以3~4月換盆時托出母株,將小鱗莖扒開分栽,城培訓2年才能開花。

扦插法繁殖快,成活率高,是繁殖虎耳蘭的好方法。具體做法是:於4~8月挑選生長健壯、肥厚的葉片,切成10厘米的段,1/3插入純河沙中,經過2~3個月後,可萌發若干小芽,待小芽長至3片真葉時即可上盆栽植。  

栽培管理

栽培盆栽用腐葉土、泥炭和粗沙的混合土壤。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花莖形成前施磷鉀肥1次,施肥勿濃或過量。生育期要見表土乾燥後再澆水,切忌雨淋、積水,會引起鱗莖腐爛。夏秋季盆土過干,則影響葉片生長。冬季有短期半休眠狀態,應減少澆水,置於室內向陽處越冬。

虎耳蘭

需要較好的光照環境,夏季要遮蔭,其他季節,特別是秋季,要加強光照、肥水管理,以保證花序發育良好及整株姿態的優美。如果過於蔭蔽,不僅葉片變薄,還會影響開花及整株姿態。

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環境,夏季需半陰,開花後宜乾燥。生長期適宜溫度為18-24℃,冬季為13-15℃,不耐寒,土壤以微酸性的砂壤土為宜。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 種子於花後2個多月成熟,因種子大,可直接點播,覆土2cm,播後14d發芽。實生苗需3-5年才能開花。分株繁殖 小鱗莖發育緩慢,一般2-3年分植1次,常在3-4月進行,將側生小鱗莖扒開,分組種植。小鱗莖培養2年才能開花。

春季分植時,施足基肥,生長期需施追肥。生長適宜溫度夜間為10-12℃,白天為16-21℃。夏季宜半陰,花期需涼爽,秋末鱗莖休眠越冬,不得低於5℃,並保持土壤乾燥。  

注意事項

虎耳蘭即白花網球花,為石蒜科球根花卉,葉常綠,肥厚肉質,寬頻形,先端舌狀,葉緣密生柔毛,通常有2-4片葉,花萃高於葉叢,先端著生密集傘形花序,呈圓球狀,白色花叢頂端著黃色的花藥,鮮艷醒目,其形態十分可愛,是室內陳設花齊中的佳品。此草原產南非,喜溫暖濕潤環境,喜光也較耐陰,畏烈日,不甚耐寒,適宜於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中。虎耳蘭多用分株法繁殖,於春季3-4月結合翻盆,倒出植株,將側生的小鱗莖分植,一般3-4年滿盆後才分一次。種子宜采後即播,但小苗成長後要3年以後才能開花。

虎耳蘭以觀葉為主,栽培還是比較容易的,盆栽時,盆土可用塘泥2份,腐葉土和沙土各l份混合。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不要過於,否則會引起葉片發黃,影響生長。雨季要特別注意,不能讓雨淋,更不可讓盆土積水,宜放在避雨處,平時每隔半月施一次15%的餅肥水,開花前,增施兩次複合肥,除盛夏需遮蔭外,其它季節都應給予較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或盆土濕度過大,會引起枝葉徒長,並導致葉片軟垂而大大降低觀賞價值。

由於此草不太耐寒,初冬即應移入室內,放在向陽處,溫度只要不低於0℃就能越冬。入室後應控制澆水,停止施肥。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常見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防治。   

習性

虎耳蘭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環境,夏季需半陰環境,不可曝晒;花後宜乾燥,以微酸性的沙壤土為好。耐寒性差,冬季溫度不可低於5℃。

關於「虎耳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