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花斑葉
Huā Bān Yè
別名 糞蟲葉、抽筋散、花臉葉、下面紅、蛤螞藤
功效作用 祛風勝濕;藤瘀止痛。主風濕濕疹皮膚瘙癢跌打損傷風濕痹
英文名 Herb of Java Treebine
始載於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毒性  
歸經 肺經脾經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花斑葉的功效介紹】:

花斑葉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糞蟲葉。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花斑葉的全草。

【植物形態】花斑葉攀援狀灌木,有卷鬚

根莖肉質粗壯。

莖具節,有小葉片1對。

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下面紅色;幼葉常具褐色花斑。

聚傘花序與葉對生。

漿果成熟時黑色。

生於山坡、路邊、河旁陰濕的地方。

分布雲南,廣西、台灣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辛,溫。

【功用主治-花斑葉的功效】疏風解毒消腫散瘀接骨續筋

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骨折筋傷,跌打扭傷風濕麻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泡酒。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關於「花斑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花斑葉條目的留言

--翼騏驥 2015年9月2日 (三) 21:17 (CST)

留言:花斑葉的植物來源應該是青紫葛 形態特徵  草質藤本。小枝近4,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鬚2,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羽葉對生。葉戟形或卵狀戟形,長6-15厘米,寬4-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每側有15-34個尖銳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干時兩面顯著不同色;基出脈5,中脈,有側脈4-6對,網脈下面明顯;葉柄長2-4.5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托葉草質,卵圓形或卵橢圓形,長3-5毫米,寬約3毫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二級分枝4-5,集生成傘形;花序梗長0.6-4厘米,被稀疏短柔毛;花梗長2-15毫米,幾無毛;花蕾橢圓形,高2.5-3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邊緣全緣或波狀淺裂,無毛;花瓣4,橢圓形,高約2.5毫米,無毛;雄蕊4,花藥卵橢圓形,長略甚於寬;花盤明顯,4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鑽形,柱頭略微擴大。果實倒卵橢圓形,長約0.6厘米,寬約0.5厘米,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長,橢圓形,頂端圓形,基部有短喙,尖銳,表面有顯著鈍棱,種臍在種子背面基部與種脊無異,種脊突出,腹部中棱脊在種子中部以上突出,兩側窪穴顯著。[1]

  青紫葛花期6-10月,果期11-12月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