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治病/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普外科疾病 >> 癤
自我調養巧治病

自我調養巧治病目錄

癤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單個毛囊化膿性感染。多見於頭、面、頸、腋下、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好發於青壯年和新陳代謝障礙患者(如糖尿病),也可見於抵抗力差、營養不良的小兒。臨床可見局部呈圓錐形隆起的硬塊,有紅、腫、熱、痛的表現。2~3日內炎症繼續發展,硬結增大,疼痛加劇,硬塊中心出現黃白色膿頭,隨後膿頭破潰,流出黃白色膿液,腫痛逐漸減輕直至消失而愈。祖國醫學認為衛表不固,火(熱)毒邪乘虛侵入而發。一般無全身症状,但在抵抗力下降時也可有怕冷發熱頭痛食欲不振症状。人體面部從嘴角兩邊到鼻根部,醫學上稱為「危險三角區」,此處血管與頭顱內血管相通,長在這個部位,特別是長在唇周圍、鼻部的癤,如被擠壓或挑刺,病菌容易隨血液迴流到頭顱內,引起海綿竇栓塞顱內膿腫,出現寒顫高熱,甚至昏迷等,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

(一)起居調養法

癤初起,尤其是長在面部的癤、切勿擠壓或針挑。如果膿未成切忌切開,以免感染擴散,有全身症状的,應臥床休息。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勤換內衣,內衣宜選用棉、絲織品,內衣宜寬鬆。癤易發生在夏秋,故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有糖尿病者,應及時治療。體弱者,應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

(二)藥物調理法

中醫治療癤分內治法和外治法。

1.外治法

(1)新鮮野菊花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紫花地丁芙蓉葉等適量,任選1~2種洗淨,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1~2次。

(2)蜂蜜、生蔥適量,搗爛如泥,外用患處,每日換藥1~2次。

(3)金黃膏金黃散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4)拔毒膏蓋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

2.內治法

(1)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各10克,每日劑,水煎分2次服。

(2)口服六神丸,每次粒,每日3次。

(3)口服牛黃解毒丸,每次丸,每日2次。

必要時可加服抗生素,如癤較大,病情嚴重,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三)針灸調養法

(1)針刺法:取合谷穴,用平補平瀉法,留針10~15分鐘;或取身柱靈台委中穴三棱針點刺出血,每日1次;大蒜搗爛成膏,攤塗患處,用艾條隔蒜灸,或直接用艾條灸患處。

(2)拔罐法:針刺肺俞後,用火罐拔5分鐘,輕症出血,重症流出黃水,症状立即減輕。

(四)飲食調養法

癤早期,應多飲涼開水或清涼飲料,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加強營養。可用綠豆50克,白糖50克,煮湯代茶飲,每天1劑,連用數天。若癤已成膿,可用綠豆50克,金銀花15克,赤小豆30克,橘皮6克,甘草6克,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癤潰破後,可用蒲公英40~60克(鮮品60~90克),赤小豆50克,每天1劑,將蒲公英洗淨切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加入赤小豆同煮至豆爛熟,吃豆喝湯。

(五)熱敷調養法

對早期的癤,可用毛巾浸熱水敷患處,可促使癤消散。

參看

32 普外科疾病 |  32
關於「自我調養治病/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