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外耳道真菌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外耳疾病 >> 外耳道真菌病
耳鼻咽喉外科學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 externa)是外耳道真菌感染疾病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環境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積極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青黴素、麴黴菌及白色念珠菌等。

臨床表現

耳內發癢,有的感奇癢,以夜間為甚。

【檢查】

見外耳道和鼓覆蓋有黃黃色或白色粉末狀或絨毛狀苔膜,有時分泌物或痂皮呈筒狀,除去後見患處略充血潮濕。合併細菌感染時,可有耳痛、流膿。輕者亦可無症状,僅檢查時發現。

若將清除下的痂皮作塗片,加1~2滴10%氫氧化鈉(鉀)液,於顯微鏡下可查見菌絲孢子。亦可作培養檢查。

【治療】

清除外耳道內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用1~2%柳酸酒精或1~2%麝香草酚酒精、1:1000新潔爾滅酒精塗耳。也可用制黴菌素噴於外耳道或塗用達克寧霜劑。盡量保持外耳道乾燥。

參看

32 外耳道炎及癤 | 中耳疾病 32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外耳道真菌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