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須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糯稻根須 | 中藥圖典 |
糯稻根須 Nuò Dào Gēn Xū |
|
---|---|
別名 | 稻根須、糯稻根 |
功效作用 | 益胃生津,退虛熱,止盜汗。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本草再新》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肺經、肝經、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糯稻根須
(《本草再新》)
【異名】稻根須(《藥材資料彙編》),糯稻根(《江蘇植藥志》)。
【採集】稻子收割後採挖。除去殘莖,洗淨,晒乾。
【藥材】乾燥的根莖及根,簇生成卵形或半圓形的團塊,根莖呈圓錐形,黃棕色,極短,長至1厘米,直徑3~6毫米,上端留有圓形中空的莖基,其周圍有葉鞘部分,四周密生無數的鬚根;鬚根長10~15厘米,粗約1毫米,外表棕黃色或黃白色,有稀疏的縱皺紋,有時生有極微細的支根。很柔軟,韌曲,斷面為黃白色。具微臭,味淡。以乾燥、根長、黃棕色、無莖葉者為佳。
【性味】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無毒。"
②《中國醫學大辭典》:"甘,寒,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肺、腎三經。"
①《本草再新》:"補氣化痰,滋陰壯胃,除風濕。治陰寒,安胎和血,療凍瘡、金瘡。"
③《藥材資料彙編》:"止盜汗。"
④《藥材學》:"補肺健脾,養胃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選方】止渴,止虛汗:糯稻根燒灰浸水飲。(《江蘇植藥志》)
【臨床應用】治療馬來絲蟲病
用糯稻根製成煎劑內服,每日2次。每日生藥用量分為1兩、2兩、4兩、8兩、1斤、2斤等6種,療程3~10天不等。共觀察389例,治後複查微絲蚴陰轉率平均在80%以上。初步認為,低劑量長療程(每日~2兩,服10日)效果雖好,但療程較長;高劑量短療程(每日2斤,服3日)效果亦佳,但部分病人服藥後有反應(主要為發熱發冷、頭痛頭昏、噁心及淋巴結腫);中劑量中療程(每日~1斤,服5日)療效既好而又無上述缺點,可作為臨床應用的劑量標準。本藥對成蟲是否有效尚待研究,但根據服藥後2~3天有18例發生手背或鼠蹊等處淋巴結腫大的反應推斷,似對成蟲也有一定殺滅作用。
又用糯稻根4兩煎水。每日2次分服,20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延長)。治療乳糜尿8例,結果4例臨床治癒,3例進步,1例無效。
|
關於「糯稻根須」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