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周圍神經腫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神經系統疾病 >> 腫瘤 >> 周圍神經腫瘤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一)神經鞘膜瘤

神經鞘膜腫瘤有神經鞘瘤(neurilemmoma)和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兩類。兩者均為神經鞘細胞來源,但臨床表現和組織形態有一定差別,故分別敘述。

1.神經鞘瘤神經鞘瘤可發生在周圍神經顱神經交感神經。顱神經鞘瘤占顱內腫瘤5%~10%,發生於聽神經,所以又稱聽神經瘤(acoustic neurinoma)因位於小腦腦橋角,故又稱小腦腦橋角瘤(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其次見於三叉神經。其他顱神經則極少受累,患者多為中、老年,女多於男(2:1)。

網眼觀,神經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質實,呈圓形或結節狀,常壓迫鄰近組織,但不發生浸潤,與其所發生的神經粘連在一起。切面為灰白或灰黃色略透明,切面可見旋渦狀結構,有時還有出血和囊性變。

鏡下,腫瘤有二種組織形態。一型為束狀型(Antoni A型),細胞細長,梭形,境界不清,核長橢圓形,互相緊密平行排列呈柵狀或不完全的旋渦狀,稱Verocay小體(圖16-29)。另一型為網狀型(Antoni B型),細胞稀少,排列成稀疏的網狀結構,細胞間有較多的液體,常有小囊腔形成。以上兩型結構往往同時存在於同一腫瘤中,其間有過渡形式,但多數以其中一型為主。約10%病程較長的腫瘤,表現為細胞少,膠原纖維多,形成纖維瘢痕並發生玻璃樣變,只在部分區域可見少量典型的神經鞘瘤的結構。

神經鞘瘤


圖16-29 神經鞘瘤

瘤細胞為長梭形,呈柵狀排列

臨床表現隨其大小與部位而異,小腫瘤可無症状,較大者因受累神經受壓而引起麻痹或疼痛,並沿神經放射。顱內聽神經瘤可引起聽覺障礙或耳鳴等症状。大多數腫瘤能手術根治,極少數與腦幹脊髓等緊密粘連未能完全切除者可複發,複發腫瘤仍屬良性。

2.神經纖維瘤神經纖維瘤多發生在皮下,可單發也可多發性,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又稱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von Recklinghausen』disease)。

肉眼觀,皮膚及皮下單發性神經纖維瘤境界明顯,無包膜,質實,切麵灰白略透明,常不能找到其發源的神經。如發生腫瘤的神經粗大,則可見神經纖維消失於腫瘤中。腫瘤質實,切面可見旋渦狀纖維,極少發生變性、囊腔形成或出血。

鏡下,腫瘤由增生的神經鞘膜細胞和纖維母細胞構成,排列緊密,成小束並分散在神經纖維之間,伴多量網狀纖維和膠原纖維及疏鬆的粘液樣基質

以上兩型腫瘤均可發生惡變,但較多見於神經纖維瘤,尤其是神經纖維瘤病有較高的惡變傾向。表現為瘤細胞數目增多,出現多形性及核分裂像並伴有血管增生,腫瘤的形態頗似纖維肉瘤,稱為神經纖維肉瘤。患者男多於女(4:1),從幼兒至老年均可發生,病程長,一般在5年以上。

(二)交感神經腫瘤

神經元性腫瘤中最原始而低分化的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高分化的良性腫瘤節細胞神經瘤。這些腫瘤在中樞神經極為罕見,而較多發生在交感神經節腎上腺髓質,詳見腎上腺腫瘤。

32 中樞神經腫瘤 | 轉移性腫瘤 32
關於「病理學/周圍神經腫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