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前列腺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 前列腺疾病 >> 前列腺癌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我國遠較歐美國家少見。美國報告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只佔惡性腫瘤的0.3%左右。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激素特別是雄激素可能起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各家對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之間的關係看法不一。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兩者間無明顯關係,因為前列腺癌很少發生於良性增生前列腺內。在組織發生上增生與癌的發生部位也不相同,前列腺增生多發生於尿道周圍部的前列腺組織(即前列腺內區);而前列腺癌幾乎都開始發生於前列腺的包膜下部(即前列腺外區),該部組織對雄激素敏感,高水平的雄激素可使該部增生。據統計,閹人不發生前列腺癌,這些都支持雄激素和前列腺癌有關。但前列腺癌患者多為老年人,睾丸產生的雄激素已經降低,所以仍有不支持此說的根據。有人假設前列腺癌發展很慢,可以長期處在潛伏狀態,可能在雄激素尚處於較高水平時即已發生小的癌灶,發展到老年才出現症状,這一假設尚有待進一步驗證。

【病變】

肉眼觀,前列腺癌初期為單個或多數的硬結節,其前列腺可以增大,也可正常大小。早期病灶幾乎都發生於包膜下,其中大多數發生於後葉,其次是兩側及前葉的包膜下,而發生於中葉者極為少見。晚期腫瘤可擴展到全部前列腺,使前列腺明顯增大而質地變硬。切麵灰白色夾雜以多少不等的纖維性條紋或間隔,也可呈均質性夾以不規則的黃色區域。

鏡下,97%的前列腺癌均為腺癌,少數為移行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依其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型。高分化前列腺癌最多見,癌細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腺樣結構,頗似前列腺增生腺體,但癌細胞體積較小,核較深染,上皮細胞往往呈多層排列並較不規則(圖14-4),有時可呈乳頭狀腺癌腺泡腺癌結構,並常可見癌組織向間質浸潤生長;中分化腺癌全部或部分呈腺樣結構,但腺體排列較紊亂,核異型性較明顯,且有時形成篩狀結構;低分化腺癌的癌細胞一般較小,排列成實體團塊或條索,腺腔樣結構很少(圖14-5)。多數病例乃由上述多種組織結構混合組成。

前列腺癌(高分化型)


圖14-4 前列腺癌(高分化型)

腺體密集,癌細胞體積較小,核深染,上皮細胞呈多層排列並較不規則,可見間質浸潤

前列腺癌(低分化型)


圖14-5 前列腺癌(低分化型)

癌細胞異型明顯,並呈篩狀結構

【轉移及擴展】

前列腺癌的蔓延和轉移與癌細胞分化程度有一定關係。高分化腺癌蔓延和轉移較晚,可長期局限於前列腺內,預後較好。分化較差的腺癌可直接侵犯周圍器官,如膀胱底精囊腺、尿道等,但很少直接侵入直腸,因癌組織不易穿透直腸膀胱筋膜。前列腺癌的淋巴結轉移比較常見,最常侵犯的淋巴結有髂內、髂外、腹主動脈旁、腹股溝等淋巴結,也可侵入胸導管鎖骨下淋巴結等處。血行轉移可轉移至骨、肺、肝等處,特別是腰椎骨盆肋骨的轉移較常見。骨轉移的途徑有認為是經肺循環後再散布到全身的骨及肝組織,也有認為可經脊椎靜脈叢直接轉移至腰椎。

前列腺癌可分泌酸性磷酸酶,臨床上常以此作為前列腺癌的一個檢測指標。

參考

32 前列腺增生症 | 陰莖癌 32
關於「病理學/前列腺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