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豘魚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海豘魚 | 中藥圖典 |
海豘魚 Hǎi Tún Yú |
|
---|---|
別名 | 海狶 |
功效作用 | 肉,主瘴瘧,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惡瘡、疥癬、痔瘺。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本草拾遺》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
藥味 | 咸 |
【出處】 《本草拾遺》
【拼音名】 Hǎi Tún Yú
【別名】 海狶(《臨海異物志》)。
【來源】 為海豚科動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
【原形態】 海豚(《綱目》)
體長2~2.4米,肥滿呈圓錐形。頭部較小,吻長而突出,如喙狀,嘴與額交界處有V字形溝線相隔。上下頜各有齒94~100枚,齒末端尖銳,稍向後曲。耳孔極小。鼻孔1個,生於頭頂部,邊緣有瓣狀膜,能自動開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鰭,前肢鰭狀,形尖而狹;無後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葉,成半月形鰭狀。頭部和軀體背面及兩側呈蒼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布】 群棲于海中,性很活潑。我國東海、南海一帶均有。
【化學成份】 肉佔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蛋白質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紅蛋白的N端胺基酸為甘氨酸。按含鐵率計算分子量為185560。
脂肪因身體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質及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點在於含異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異戊酸甘油酯則不存在。其總脂肪酸組成如下:飽和脂酸-異戊酸:皮下脂肪3.2,頭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頭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頭部脂肪12.5;棕櫚酸:皮下脂肪8.6,頭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頭部脂肪0.4。不飽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頭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頭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頭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頭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頭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級醇2~3%,與脂肪酸化合成酯。
無論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維生素A含率都足與鱈魚肝油相匹敵。
【性味】 《本草拾遺》:"味咸,無毒。"
【功效與作用】 《本草拾遺》:"肉,主瘴瘧,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惡瘡、疥癬、痔瘺。"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關於「海豘魚」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