櫓罟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櫓罟子
Lǔ Gǔ Zǐ
別名 露兜子、竻波羅、假菠蘿、山波羅、野菠蘿、勒角子、婆鋸勒子
功效作用 補脾益血行氣止痛化痰利濕;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氣睾丸炎痔瘡小便不利;目生翳障
英文名 fruit of Thatch screwpine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歸經 胃經脾經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簡介

拉丁名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別名

露兜子,竻波羅,假菠蘿,山波羅,野菠蘿,路兜勒,龍般竻,朗古,竻角,蘆劍,榮蘭,林投,林茶,綠股,LI魯,山朗古  

名稱考證

露兜子(《嶺外代答》)、竻波羅(《嶺南採藥錄》)、假菠蘿(《生草藥手冊》)、山波羅(《嶺南草藥志》)、野菠蘿(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又名:路兜勒(《生草藥性備要》、龍般竻、朗古(《本草求原》)、竻角、蘆劍、榮蘭(《嶺南採藥錄》)、林投、林茶、綠股、LI魯、山朗古。  

成分

科目來源

露兜樹科植物  

藥用部位

露兜樹的核果。本植物的根及根頭(露兜竻蔃)、葉芽(露兜竻心)、花(露兜竻花)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

甘、平。《綱目拾遺》:「味甘。」腎、脾、肝、胃四經  

資源分布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藥材產廣東、廣西。  

藥材鑒定

果實呈橢圓形或球狀橢圓形,長達20厘米,外表黃紅色,由50~70多個纖維狀肉質核果組成。核果倒圓錐形,稍有稜角,長4~6厘米;頂端鈍圓,有花柱殘跡;外果皮灰棕以,光滑,但多破碎或不存在;中果皮幾乎全由木質纖維構成,質堅韌,黃白色或灰棕色;內果皮堅硬,木質,有4~10室,果室狹長,內面棕色,有扁而狹長之種子1粒。氣微,味淡。  

古籍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 《桂海虞衡志》:「櫓罟子,大如半升碗,諦視之,數十房攢聚成球,每房有縫,冬生青,至夏紅,破其瓣食之微甘。」  

原生形態

露兜樹,又名:路兜勒(《生草藥性備要》),龍般竻、朗古(《本草求原》),竻角、蘆劍、榮蘭(《嶺南採藥錄》),林投、林茶、綠股、竻魯、山蓈古。灌木或小喬木,直立,分枝多,具氣生支柱根。葉聚集於枝頂,革質,線狀披針形,長可達1.5米,寬3~5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葉緣和葉背中肋有銳刺,刺端向前。雌雄異株;花白色,密集呈肉穗狀花序,頂生;花無花被;雄花序稍側垂,具濃郁香味,長約50厘米,佛焰苞片披針形,雄蕊多數,成點狀簇生,花絲部分合生,很長,花藥線形,頂端有芒;雌花心皮集生成群,子房2室,有胚珠1,近基生。聚合果橢圓形或球狀橢圓形,長可達20厘米,由50~70或更多的核果組合而成。核果長4~6厘米,成熟時黃紅色,倒圓錐形稍有稜角。種子小,有肉質胚乳和微小的胚。花期8月,果期9~10月。生於海邊地區。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植物形態

露兜樹,又名:路兜勒(《生草藥性備要》),龍般竻、朗古(《本草求原》),竻角、蘆劍、榮蘭(《嶺南採藥錄》),林投、林茶、綠股、竻魯、山蓈古。

灌木或小喬木,直立,分枝多,具氣生支柱根。

葉聚集於枝頂,革質,線狀披針形,長可達1.5米,寬3~5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葉緣和葉背中肋有銳刺,刺端向前。

雌雄異株;花白色,密集呈肉穗狀花序,頂生;花無花被;雄花序稍側垂,具濃郁香味,長約50厘米,佛焰苞片披針形,雄蕊多數,成點狀簇生,花絲部分合生,很長,花藥線形,頂端有芒;雌花心皮集生成群,子房2室,有胚珠1,近基生。

聚合果橢圓形或球狀橢圓形,長可達20厘米,由50~70或更多的核果組合而成。

核果長4~6厘米,成熟時黃紅色,倒圓錐形稍有稜角。

種子小,有肉質胚乳和微小的胚。

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於海邊地區。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根頭(露兜竻蔃)、葉芽(露兜竻心)、花(露兜竻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應用

功效主治

滋補脾胃、滋陰補腎清肝明目。脾胃虛弱、寬痞、飲酒過量、酒後發渴、疝氣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蜜浸。  

相關選方

①治痢疾:霹兜竻果實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目生翳障,漸漸昏暗,視物不明:櫓罟子浸白蜜內,每日連蜜啖一枚,一月可退。(《綱目拾遺》) ③解暑:竻波羅(路兜竻中心與波蘿相似者),煎服。(《嶺南採藥錄》)  

採集

秋季採摘成熟果實,將小核呆分開,晒乾。

關於「櫓罟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