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學/二尖瓣狹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心臟病學》 >> 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 >> 二尖瓣狹窄
心臟病學

心臟病學目錄

風濕心內膜炎反覆發作致二尖瓣膜間發生融合粘連,瓣葉與腱索增厚,以致鈣化縮短,瓣葉與腱索也可發生粘連,使瓣膜僵硬瓣口狹窄,按病變程度可分為隔膜型與漏斗型。

一、隔膜型 主瓣體病變較輕,腱索病變不明顯,瓣葉柔軟,尚可自由活動,又可分為三個亞型。

(一)交界粘連型 瓣葉交界處粘連使瓣口狹窄,其邊緣可有纖維樣增厚。

(二)瓣膜增厚型 除上述交界處粘連外,瓣膜本身有不同程度增厚,影響其動度,可伴有輕度關閉不全。

(三 )隔膜漏斗型 除瓣膜病變外,有腱索及乳頭肌的粘連與縮短,牽拉瓣葉向室腔,但瓣葉尚有一定活動度,常伴有關閉不全。

二、漏斗型 瓣膜有明顯增厚和纖維化,甚至鈣化,腱索與乳頭肌相互粘連及縮短,瓣葉活動受限,使瓣膜呈漏斗狀,瓣膜明顯狹窄與關閉不全常同時存在。

病理生理】

一、左心房壓力增高及擴張 由於二尖瓣狹窄造成瓣口血流受阻,致左心房壓力升高,以克服由於狹窄所致的瓣口流量限制,保證左心室充盈。

二、肺阻性充血期 由於左心房壓力增高,使肺靜脈及肺毛細血管擴張淤血,肺靜脈壓升高,致阻塞性肺淤血,可產生:①肺淤血使肺順應性減低,呼吸阻力增加;肺通氣/血流比值下降(<0.8),引起低氧血症,致呼吸困難。②肺淤血可使肺靜脈和支氣管靜脈建立側支循環,使支氣管粘膜下靜脈曲張,破裂而致大咳血。③肺靜脈壓升高,一旦超過血漿膠體滲透壓則液體由毛細血管到肺間質,可致肺水腫。由各種原因所致體循環回心血量增加,或者心動過速使充盈期縮短時,均可加重肺靜脈與肺毛細血管淤血,使上述情況加重。

三、肺動脈高壓期 隨著二尖瓣狹窄漸重或者血流動力學障礙時間延長,肺靜脈毛細血管壓力增高,機體勢必提高肺動脈壓以維持肺循環,早期則主要通過反射性肺小動脈痙攣,為可逆性,肺動脈壓可有波動。為動力性肺動脈高壓。隨時間的推移,長期肺小動脈痙攣可導致血管內膜增生及中層增厚,產生肺小動脈硬化,則進入阻塞性肺動脈高壓階段。由於右心室收縮期負荷增加,產生右心室肥厚,可致右心衰竭及體循環淤血,在發生右心衰竭後,肺淤血常可減輕。

在肺動脈高壓階段由於限制了肺血流量,使肺毛細血管和肺靜脈淤血減輕,故發生肺水腫及咳血反而減少。

臨床表現

主要與瓣口狹窄程度有關,正常二尖瓣口面積為4-6cm2,當瓣口縮小到2.5-3cm2時,重活動後出現呼吸困難症状。<1.5cm2時,輕活動後可發生明顯症状,但也和左心房壓力升高程度與速度、有無心律失常感染合併症心肌狀態有關。

一、症状 (一)呼吸困難:主要由於肺淤血所致的肺順應性減低和肺毛細血管壁增厚,使換氣發生障礙所致。為二尖瓣狹窄最常見和最早的症状,開始時在活動後,因回心血量增加或心動過速,肺淤血加重,發生陣發性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產生端坐呼吸

肺水腫多發生在肺動脈高壓不嚴重、右心功能尚可的病例。一旦發生阻塞性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衰竭後,則很少發生肺水腫。

(二)咳嗽 多在睡眠時或活動後加重,其原因是:①肺淤血加重,引起咳嗽反射。②支氣管粘膜水腫和肺淤血易於並發呼吸道感染。③左心房過大壓迫支氣管。

(三)咯血 ①大咯血常為支氣管粘膜下曲張的靜脈破裂,多發生於妊娠或者體力活動後,見於嚴重二尖瓣狹窄的較早期,咯血後由於肺靜脈壓減低而自行停止,②血栓性靜脈炎房顫血栓脫落所致肺梗塞。③肺動脈高壓、肺淤血或支氣管內膜血管破裂可反覆痰中帶血

(四)右心衰竭表現 為長期肺動脈高壓的結果,右心衰竭引起體循環淤血,有肝腫大、下肢浮腫尿少等。右心衰竭後呼吸困難常可減輕。

二、體征

(一)視診 二尖瓣面容,即兩顴部及口唇輕度紫紺,該部位小血管較多,缺氧時小血管擴張所致。心前區隆起見於久病兒童患者。

(二)觸診  心尖區可有舒張期細震顫。

(三)叩診 心界於胸骨左緣第Ⅲ肋間(心腰部)向左擴大。

(四)聽診 ①心尖部拍擊性第一心音亢進。由於瓣口狹窄,血流由左心房充盈左心室的時間延長,一直到進入收縮期開始房室間仍有壓差,使瓣膜處於左心室腔中較低的位置,在收縮早期左心室壓力驟然上升,迫使二尖瓣葉猛抬及關閉,從而產生拍擊性第一心音。②舒張早期二尖瓣開放拍擊音,在胸骨左緣第Ⅲ-Ⅳ肋間心尖區內上方最清楚。在舒張早期,由於左心房壓力較高,使瓣葉中心區凹向左心室,隨著左心室充盈,房室間壓差漸小,而使凹向左心室的瓣葉彈回,產生開瓣音。開瓣音距第二心音時限愈短,則房室間壓差愈大,二尖瓣狹窄愈重。減少回心血量,左心房壓減低時,可使開瓣音減低;相反,增加回心血量時則使其增加明顯。第一心音和開瓣音均反映瓣膜有較好的活動性和彈性。若瓣葉失去彈性或僵硬,拍擊性第一心音亢進與開瓣音可消失。③心尖部可有舒張中、晚期隆隆性雜音,並有收縮期前加強,在左側臥位或活動後聽診較明顯,為最有特徵性的體征。④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與分裂,因肺動脈高壓與右心室射血時間延長所致。隨著肺動脈高壓的進展,肺動脈瓣區可聽到收縮期噴射音。肺動脈環擴張,可出現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在肺動脈瓣區域,胸骨左緣Ⅱ-Ⅲ肋間聽到舒張早期潑水樣雜音,深吸氣時加強,稱為Graham-Steell雜音。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X線 輕度狹窄者心影可正常。中度以上狹窄者,可見①左心房增大,肺動脈干突出。②右心室增大,與左心房增大呈雙重影。③左前斜位可見食道後移有左心房壓跡。④慢性肺靜脈高壓及肺淤血時,血管影明顯,血流重新分布,肺上部血管影較下部多。由於肺毛細血管壓增高,當大於血漿膠體滲透壓時,可引起下葉間質水腫及間質纖維增生,肺野透亮度減低,淋巴管擴張小葉間隔滲液,在右肺下葉肋隔角有水平走向的Kerley,sB線。

二、心電圖 竇性心律時,由於左房增大,P波增寬有切跡。肺動脈高壓時有右心室肥厚,晚期常有心房顫動。

三、超聲心動圖   ①M型、二尖瓣狹窄時,二尖瓣前葉活動曲線在舒張期雙峰消失,在舒張早期快速充盈時,形成E峰,下隆速度減慢,二尖瓣呈持續開放,EA間的F點消失,形成城牆樣改變,二尖瓣後葉在舒張期向前活動,與前葉同向運動,以舒張期前後葉最大距離(EA-EP)可以估計二尖瓣的口徑。②二維超聲心動圖可直接觀察,二尖瓣活動度,瓣口狹窄程度,瓣膜增厚情況,左心房右心室腔的大小及以心壁厚度,並可直接檢查左心房有無血栓存在。③都卜勒超聲:在狹窄的二尖瓣口下有舒張期流頻譜。

四、心導管檢查 右心導管檢查可計算二尖瓣口面積,肺血管阻力及肺毛細血管嵌一頓壓。

【診斷及鑒別診斷】

通過典型體征,X一線和心電圖,多可作出診斷,超聲心動圖有助於判斷病變類型和程度。也需注意和其它有舒張中晚期隆隆性雜音的疾病鑒別。

一、功能性二尖瓣狹窄 由於①通過二尖瓣口的血流量及流速增加,見於有較大量左致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等。②由於主動脈瓣舒張返流血液衝擊二尖瓣葉,可在心尖部聽到舒張期雜音,稱Austin-Flint雜音。功能性二尖瓣狹窄雜音較輕,無細震顫也無第一心音亢進及開瓣音。用亞硝酸異戊酯後雜音減輕或消失。

二、左心房粘液瘤 為良性腫瘤,常有蒂附著於房間隔,當心室收縮時瘤體在左心房,心室舒張時瘤體移至二尖瓣附近,可部分阻塞二尖瓣口引起類似二尖瓣狹窄的表現,但其症状與體征,如雜音變化、呼吸困難、眩暈,呈間歇性,與體征改變有關。超聲心動圖可發現左心房內有雲霧樣光團。心血管造影顯示左心房充盈缺損。另外粘液瘤可引起發熱血沉快,貧血等,需注意與風濕熱鑒別,超聲心動圖和心血管造影有助於鑒別。

三、先天性二尖瓣狹窄 較少見,二尖瓣呈降落傘樣畸形,亦可位於腱索及乳頭肌平面多在幼兒期出現,常早期死亡。

併發症

一、心力衰竭 為風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本病較早期易並發肺水腫,晚期則並發右心衰竭。

二、心房顫動 約有半數的二尖瓣狹窄病人發生。風濕性心肌炎後遺損害和心房過大,均為發生房顫的因素。多發性房性早搏及陣發性房顫往往是持續房顫的先兆。一旦出現房顫,使左心室充盈量進一步減少,易於誘發心衰,且心房易有附壁血栓形成

三、動脈栓塞多見於二尖瓣狹窄的晚期,約20%-25%有長期心衰及持續房顫的患者,左心房有附壁血栓,血栓脫落可引起動脈血栓,常見周圍動脈栓塞及腎栓塞,來自右心房或周圍靜脈栓子可引起肺栓塞

【治療】

一、內科治療

(一)積極預防及治療風濕活動,並防治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二)二尖瓣狹窄出現心房顫動時,易於誘發心力衰竭,可先用洋地黃製劑控制心室率,必要時亦可用藥物或電復律。

(三)出現栓塞情況時,除一般治療外,可用抗凝治療或血栓溶解療法

(四)出現心衰時,應用強心利尿劑,並加用血管擴張劑。若患者對毛地黃耐受量減低,並出現中毒症状,可能並存有潛在風濕活動。

(五)經皮穿刺導管球囊擴張成形術,對於單純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可用帶球囊的右心導管經房間隔穿刺到達二尖瓣行瓣膜擴張成形術。由於不需開胸,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小,易為病人接受。其適應證為:①心功能Ⅱ-Ⅲ級。②以瓣膜狹窄為主,且以瓣葉間粘連、融合、瓣葉不/或輕度增厚,無鈣化。③瓣膜附屬結構腱索,乳頭肌無明顯病變。④年齡25-40歲,25歲以下易有或誘發風濕活動,年齡較大,瓣膜易有纖維化或鈣化。⑤二尖瓣狹窄口面積在1~1.5cm2為宜。⑥左心房內徑<50mm,房內無血栓。其禁忌證為:①近期有風濕活動,或感染性心內膜炎未完全控制。②二尖瓣口面積<0.8cm2。③肺動脈高壓,反覆右心衰竭,不能完全控制。心功能Ⅳ級。④腱索或乳頭肌有病變存在。⑤有動脈栓塞的病史。

二、外科治療 手術的目地在於擴張瓣口,改善瓣膜功能,但需注意掌握適應證,手術方式及手術時機,根據瓣膜病變的性質,嚴重程度,病人年齡,心功能狀態,有無風濕活動或併發症綜合考慮。症状進行性加重,無風濕活動的病例應列入手術重點選擇對象,手術有分離術和置換術兩類。

分離術適應症為:①二尖瓣病變為隔膜型,無明顯二尖瓣關閉不全。②無風濕活動並存或風濕活動控制後6個月。③心功能Ⅱ-Ⅲ級。④年齡20-50歲。⑤有心房顫動及動脈栓塞但無新鮮血栓時均非禁忌。⑥合併妊娠後,若反覆發生肺水腫,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在妊娠4-6月期間行緊急手術。

置換術適應症為:①心功能Ⅲ級。而Ⅳ級者手術死亡率較高。②隔膜型二尖瓣狹窄伴有明顯關閉不全;漏斗型二尖瓣狹窄;或者瓣膜及瓣膜下有嚴重粘連、鈣化或縮短者,但需注意若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潰瘍病出血,不能進行抗凝治療時,不宜置換機械瓣生物瓣經濟價廉,不需長期抗凝,但有瓣膜老化問題存在。

參看

32 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 | 二尖瓣關閉不全 32
關於「心臟病學/二尖瓣狹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