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蟾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干蟾 | 中藥圖典 |
干蟾 Gān Chán |
|
---|---|
別名 | 癩蛤蟆、蟾蜍皮 |
功效作用 | 消腫解毒,止痛,利尿。用於慢性氣管炎,癰癤疔瘡,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小毒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甘 |
動物
干蟾
中藥名稱:干蟾
英文名:SICCUS BUFO
來源/處方: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除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乾燥全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殺死,
【性狀】本品呈矩圓形,扁平,結粗壯,長7~10cm,寬約4cm。頭略呈鈍三角形。外皮粗糙,多疣狀突起,背部灰褐色,腹部黃白色,有明顯的黑色斑紋。四肢屈曲向外伸出,前肢較長,後肢粗大,趾間蹼不發達。除去內臟者呈扁片狀,可見突起的中央脊椎。質韌,不易折斷。氣腥臭,味咸而麻舌。
【炮製】干蟾,刷去灰屑,泥土,剪去頭爪,切成方塊。制干蟾 取淨干蟾,照砂燙法(附錄 5頁)炒至鼓泡,微焦。或取淨干蟾,在微火上燎至發泡,並有焦香味。
【功能與主治】破結,消疳積、行水、解毒、殺蟲、定痛。用於疔瘡,發背,陰疽瘰癘,水腫,惡瘡,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1~3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熬膏攤貼。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別名】癩蛤蟆、蟾蜍皮
【來源】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除去內臟或不去內髒的乾燥全體。
【製法】捕捉後,將體上的蟾酥取出,晒乾或烘乾或剖腹除去內臟,並連同下顎及腹部一併去掉。將體腔撐開,晒乾,再放烘箱上烤,隨時翻動,以免燒著。最好放密閉室內用硫磺熏,如不烘熏,則易發臭。
【性味歸經】甘、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腫解毒,止痛,利尿。用於慢性氣管炎,癰癤疔瘡,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2~3錢;研粉用量0.3~1錢。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
出自A+醫學百科 「干蟾」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B9%B2%E8%9F%B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干蟾」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