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兒腸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大鵝兒腸 | 中藥圖典 |
大鵝兒腸 Dà é ér Chánɡ |
|
---|---|
別名 | 黑牽牛、寸金草、老鸛精、大種鵝兒腸、通經草 |
功效作用 | 理氣,化濕,活血,止皿,消積,解毒。治胃痛,黃疸,大便下血,月經不調,小兒積食,疔瘡。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貴州民間方藥集》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 |
【出處】 《貴州民間方藥集》
【拼音名】 Dà é ér Chánɡ
【別名】 黑牽牛、寸金草、老鸛精(《貴州民間方藥集》),大種鵝兒腸、通經草(《貴陽民間藥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粗長,圓柱形。莖直立,高約1米,質軟弱,被短毛,具明顯的節,節部稍膨大。單葉對生;披針形,大者長達10厘米,先端尖銳,全緣,基部抱莖,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纖弱,帶紫色,有細毛;花小,白色;萼片5,綠色;花瓣5,先端2深裂,裂片長圓形;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3,細長。蒴果,長圓球形.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或草地。分布陝西、貴州等地。
【性味】 《貴陽民間藥草》:"辛,平,無毒。"
【功效與作用】 理氣,化濕,活血,止皿,消積,解毒。治胃痛,黃疸,大便下血,月經不調,小兒積食,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附方】 ①治胃脹痛:大種鵝兒腸根末五分至一錢,米湯吞服。
②治黃疸:鮮大種鵝兒腸全草一至二兩。煨水吃。
③治大腸下血,便後流血如註:大種鵝兒腸二錢,青藤香二錢。炖豬肉半斤,湯肉並服。
④治周身酸痛,婦女小腹脹痛:大種鵝兒腸根末五分至一錢。用酒吞服。
⑤治小兒積食,消化不良:大種鵝兒腸一錢,雞內金一錢。研細末混合,開水吞服。
⑥治疔瘡:鮮大種鵝兒腸根搗爛敷之;干者為末,調水敷亦可。
⑦治鶴膝風,膝關節腫痛:大種鵝兒腸五錢;紅牛膝五錢,紅活麻根五錢,大風藤五錢。細切,加燒酒半斤浸泡,每次至二兩,常服用。(選方出《貴陽民間藥草》)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學百科 「大鵝兒腸」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A4%A7%E9%B9%85%E5%84%BF%E8%82%A0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大鵝兒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