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地漿
Dì Jiānɡ
別名 土漿、地漿水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和中。治中署煩渴,傷食吐瀉脹痛痢疾食物中毒
英文名 Pour water into a deep loess-pit, stir the water, with a stick, use the clear liquid wait for sedimented.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肝經
藥性
藥味

名稱: 地漿異名】土漿(陶弘景),地漿水(《會約醫鏡》)。

釋名: 掘地,達到黃土層,約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攪濁,等水沉清後,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解中毒煩悶,解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例如吃花椒胡椒過多,吃沒有煮熟的野芋,誤吃砒霜等,都會中毒,飲地漿可解。有些病人,在服人含有荊芥的藥劑後,如吃黃魚,也會中毒,用地漿做解藥,有效。得「干霍亂」症(欲吐吐不出,上膨下脹,悶苦萬分)的人,飲地漿三至五杯,禁忌米湯,可以治好。

【藥名】地漿

【別名】土漿、地漿水

【漢語拼音】di jiang

【英文名】Pour water into a deep loess-pit, stir the water, with a stick, use the clear liquid wait for sedimente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ess

【歸經】肝;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和中

【科屬分類】其它礦物藥

【主治】中暑煩渴;傷食吐瀉;脘腹脹痛;霍亂痢疾;食物、藥物中毒

【資源分布】黃土廣泛分布於西北、華北地區及東北南部;其他地區或有土層其礦物組分與此類似,但膠結物、可溶成分不同於黃土。

【動植物形態】為第四紀陸相粘土質粉砂沉澱積物。多呈灰黃色,富含鈣質及鈣質結核,呈疏鬆或半固結塊狀。遇水崩解後易加水拌合成懸濁液。其礦物組分按粒度分為砂粒、粉砂與粘土三級。肉眼顯見顆粒的砂粒及肉眼難分辨顆粒的粉砂(0.025-0.0039mm大小)級礦物主要是石英、長石雲母(它們在漿中沉底而不進入漿水中)。顯微鏡下才能分辨顆粒的粘土級礦物可有高嶺石、水雲母、伊利石、多水商嶺石、蒙脫石等;地漿中可懸浮有這些粘土礦物。黃土中,充填於孔隙膠結砂粒、粉砂與粘土礦物的物質是隱晶或非晶質的二氧化矽(SiO2)三氧化二鋁(Al2O3)、氧化鈣(CaO)、氧化鎂(MgO)及一氧化鐵(FeO)的化合物乃至碳酸鈣(CaCO3)、硫酸鈣(CaSO4)等,地漿中可溶鹽成分主要來自這些膠結物或孔隙充填物。粘土礦物,即可向地漿提供某些可溶成分,也可在沉降時吸附、帶走漿水中另一些可溶成分。

性味】甘;寒;無毒

【出處】《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參考

關於「地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