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茶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土茶 | 中藥圖典 |
土茶 Tǔ Chá |
|
---|---|
別名 | 苦丁茶、茶蓋 |
功效作用 | 解暑清熱;化濕消滯。主感冒;中暑發熱;黃疸;急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瘡癤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胃經、大腸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苦、淡 |
土茶
【別名】苦丁茶、茶蓋。
【漢語拼音】tu cha
【科屬分類】藤黃科。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疏林中。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集,鮮用或晒乾。
【植物形態】紅芽木 喬木,高5-12m。樹榦基部具刺,幼枝密被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薄革質或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11cm,寬2-3.5cm,先端短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於圓形,全緣,下面密生柔毛。花4-6朵集生於短枝上,單一,腋生;總花梗長約15mm,密生柔毛;花粉紅色,直徑1.5cm;花梗長2-3mm,密生柔毛;萼片5,外面密生柔毛;花瓣5,基部有不明顯的鱗片;雄蕊多數,成3束,花絲較長,離生,與雄蕊束柄等長,每束有花藥20-30個,藥隔無腺體,基部合生;下位肉質腺體舌狀;子房上位,3室,花柱3,自基部叉開,與子房近等長。蒴果橢圓形,黑褐色,無毛,長8-12mm,有宿存花萼。種子每室6-8顆,基部狹爪狀,不對稱,一側有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槲皮素(quercetin),金絲桃甙(hype-roside),1,3,6,7-四羥基呫噸酮(1,3,6,7-tetrahydroxy-xanthone),杧果甙(mangiferin),異杧果甙(isomangiferin),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
【藥材基源】為藤黃科植物紅芽木的嫩葉。
【歸經】胃;大腸經。
【功效】解暑清熱;化濕消滯。
【主治】感冒;中暑發熱;黃疸;急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瘡癤。
【性味】甘;淡;微苦;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生的指導。
|
出自A+醫學百科 「土茶」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9C%9F%E8%8C%B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土茶」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