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際作痛
A+醫學百科 >> 髮際作痛 |
髮際為頭部皮膚生長頭髮的邊緣部分。髮際作痛屬於頭痛中的一種。
目錄 |
髮際作痛的原因
髮際位於前額附近,眉棱骨痛,屬陽明經,見於火熱上攻或血虛證。頭痛輕而緩,時痛時止,常兼眩暈,多屬內傷里證。頭痛眩暈,口苦目赤,多為肝膽火盛。頭暈而心悸氣短,多為氣血不足。
髮際作痛的診斷
頭痛時發時止,有脹痛勞累後加重,或伴有眩暈者,多為內傷虛症。
頭痛不止連及項背,伴有惡寒發熱,多屬外感;
頭痛輕而緩,時痛時止,常兼眩暈,多屬內傷里證。
頭痛沉重,如裹如蒙,多為濕困。
如後頭痛屬太陽經,見於外感。
少陽頭痛時頭兩側連耳根、髮際作痛,或偏頭痛,伴有忽冷忽熱,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脈弦細,舌質偏紅,苔薄黃。臨床上以肝膽火熱上攻或風熱證者多見。
髮際作痛的鑒別診斷
1.內傷頭痛
多因肝、脾、腎三髒的病變以及氣血失調所引起。因於肝者,有因情志不和、肝失條達、郁而化火、上擾清竅、因肝陰不足或腎虛水不涵木、而致肝陽上亢有因肝經寒氣上逆、因而發生頭痛。因於腎者、腎精不足、腦髓空虛、腎陽衰微、清陽不展,因而發生頭痛。因於脾者、多為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以及病後胎產、造成氣虛血少不能營養腦髓、飲食失宜、脾不健運、痰濕內生、上擾清陽,因而發生頭痛。
身體整體的氣血虛損,也會導致腦部血供不足,併產生頭痛症状。這種頭痛一般會伴有眩暈等症状。如果休息好或隨著整體體質的改善,會自然好轉。在治療這類病人時,除注意到頭痛之外,還必須對整體體質進行調補。
氣血運行失常也會導致頭痛。例如高血壓的患者就是如此,中醫理論認為,一部分高血壓患者,與肝陽上亢有關,這種體質的患者,會使腦部出現相對充血的狀態,血液循環的迴流會受到較大的阻力。因此高血壓患者的頭痛,往往是脹痛或搏動性頭痛。此類的患者,還有一個徵象,就是面部也同時會出現充血發紅等現象,因此,平抑肝陽,引血下行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2.外感頭痛
多因起居不慎、坐臥當風,感受風寒、濕熱等邪自表侵襲於經絡、上犯於頭部、清陽之氣受阻所引起,其中以風邪為主,所謂"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所以頭痛以風邪所致的居多,但風邪每多兼挾它邪,寒凝血滯、則寒阻脈絡、血郁於內而為風寒頭痛,如挾熱邪、火熱上炎,則能侵擾清竅、氣血逆亂而為風熱頭痛、若挾濕邪,溫邪瀰漫、蒙蔽清陽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為風濕頭痛。
風寒,是最容易影響頭部供血的常見原因之一。中醫學認為,風寒一般易侵犯人體的上焦部位。人受風寒之後,會出現風寒「束表」現象,使得頭頸部位的肌肉皮膚收縮拘緊,肌肉等組織間的空間變得狹窄,一方面可以使頸背部位的肌肉空間受以壓迫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另一方面,緊張的肌肉組織,可以使頸椎的生理彎曲發生改變,也會影響到腦部的供血。一旦腦部的供血受到影響,便可導致腦部相對缺氧狀態,出現頭痛症状。
頸部的異常,也是導致頭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頸部的異常不僅僅是頸椎本身的異常,也包括頸部的軟組織異常。如果頸部的軟組織由於勞損、外傷、姿勢不當等因素使肌肉的空間狹窄,都可以導致腦供血的不足,使血液循環迴流阻力增大。
3.外傷頭痛
因跌或撲撞傷之後,或久病入絡、使氣血瘀滯,亦可發生頭痛。
一般情況下,中醫辨證分型可根據病人的整體情況分析病情,然後再對症施治。例如有風邪入腦型頭痛,治療時應當疏風止痛;有瘀阻腦絡型頭痛,應活血化瘀;有肝經風火型頭痛,當清肝熄風以止痛;有肝陽上亢型頭痛,治以平肝潛陽,滋水涵木;有痰濁上蒙型頭痛,治應豁痰開竅;還有精血不足型頭痛,應該填精益髓,補氣益血等等。
也有醫生在臨床治療時會採取不同角度的辨證方法,如根據頭痛部位所屬經絡不同,來進行診斷治療。
陽明頭痛會表現為前額連接眉棱骨疼痛,頭痛像要裂開一樣,眼睛紅赤,潮熱自汗,舌苔黃燥,脈大有力。
少陽頭痛時頭兩側連耳根、髮際作痛,或偏頭痛,伴有忽冷忽熱,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
厥陰頭痛主要痛在頭頂部,牽及頭角,自我感覺有氣逆感,或欲吐而不得吐,或吐涎沫等。
頭痛時發時止,有脹痛勞累後加重,或伴有眩暈者,多為內傷虛症。
頭痛不止連及項背,伴有惡寒發熱,多屬外感;
頭痛輕而緩,時痛時止,常兼眩暈,多屬內傷里證。
頭痛沉重,如裹如蒙,多為濕困。
頭痛眩暈,口苦目赤,多為肝膽火盛。
此外,可參考經絡循行部位進行辨證。
如後頭痛屬太陽經,見於外感。
痛在兩顳或偏頭痛,屬少陽經,見於肝膽火或風熱上攻。
少陽頭痛時頭兩側連耳根、髮際作痛,或偏頭痛,伴有忽冷忽熱,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脈弦細,舌質偏紅,苔薄黃。臨床上以肝膽火熱上攻或風熱證者多見。
髮際作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頭痛的護理注意要點:
1.輕度頭痛,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藥,如去痛片等。如有劇烈頭痛,必須臥床休息。
2.環境要安靜,室內光線要柔和。
3.注意了解病人頭痛的PQRST,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相應護理。另外,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神志是否清楚,有無面部及口眼歪斜等症状的出現。
4.可按頭痛的部位給予針灸、按摩治療,前額痛可取印堂、合谷、陽白穴,兩側痛可取百會,後頂痛可取風池、外關等穴位。
5.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眠不佳、面紅、口苦症状的病人,應加強其精神護理,消除病人易怒、緊張等不良情緒,以避免誘發其他疾病。高血壓病人應注意休息,保持安靜,按時服降壓藥。
6.對一些病因明確疾病引起的頭痛,應先控制病情,以緩解疼痛。
參看
關於「髮際作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