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康復/手足皸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 皮膚科疾病 >> 手足皸裂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目錄

冬季,有些人的手足,特別是指掌和足跟常發生開裂現象,俗稱裂拆,醫學上稱皸裂。發生皸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皮膚增厚、乾燥和手足活動時的牽拉作用是形成皸裂的三個主要因素。

表皮增厚 手掌、足底的皮膚生來就比其他部位厚,且相當堅硬,缺乏彈性,從而為皸裂的發生創造了條件。使皮膚增厚、缺乏彈性的某些皮膚病如手、足癬、慢性濕疹等均可促進皸裂的發生和發展。

表皮乾燥 掌跖沒有皮脂腺,缺乏正常的潤滑保護能力,冬季汗腺分泌減少,天氣干寒,表皮就會幹燥失去彈性而開裂。常接觸能溶解脂肪的有機溶媒如苯、汽油等或吸水性物質如泥水匠,常接觸鹼性肥皂的洗衣工等,他們掌跖的皮膚要比一般人更乾燥,自然更有利皸裂的發生。

勞動時的牽引力 這是產生皸裂的決定性因素。

老年人由於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相對降低,皮脂分泌減少,降低了彈性,因而容易發生皸裂。

皮膚有了皸裂要及時治療,越早治療,越易治癒。常用的有15%尿素脂。近年來,筆者用特製水解蛋白霜治療皸裂,取得了更顯著的效果。

選用療效高的治裂藥固然重要,但用藥方法也不應忽視,搽藥前要先用溫熱水浸泡,然後揩乾、搽藥,每天2次。對角質過厚者,宜先將增厚的角質層削薄再搽藥,以促使表皮變軟變薄,並保持角質層的水分,改善表皮的乾燥狀態,從而提高療效。

預防皸裂,關鍵是針對病因,採取相應措施以消除或減少發病誘因,並積極治療易致皸裂的皮膚病,例如手足癬魚鱗病和濕疹等。調查表明近半數皸裂病人由於手足癬引起,這些病人如能在夏季治癒手足癬,則入冬後可不發生皸裂,或使症状顯著減輕。

皮膚因某種刺激而肥厚變硬時,是應盡量消除刺激因素或注意防護措施。當皮膚已變得肥厚和發硬而趨向於發生皸裂時,如能常用熱水浸泡,用刀片削去一部分過厚的角質層,然後搽上些豬油、凡士林蛤蜊油或甘油(用時摻一半水)等,往往可預防皸裂的發生;對厚而硬的皮膚,可用具有角質剝離作用的水楊酸軟膏或30%冰醋酸,每天搽2次。

應加強個人衛生,注意保護皮膚。冬天皮膚較乾燥,應多搽油脂以滋潤皮膚。避免過多使用肥皂、皂粉或鹼水洗手,以免去脂過多,而使皮膚乾裂。常接觸有機溶劑(如苯、汽油等)或吸水作用強的物質(如水泥等各種粉末),均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塗些防護膜或油脂等,最好在上面先搽些勞動護膚霜或蛋白治裂膏等。洗手後要及時擦乾。儘可能使用手套,避免雙手與原料或產品直接接觸,減少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刺激,也可減少皮膚水份的散發。

參看

32 化妝品皮膚病 | 嘴唇乾裂 32
關於「醫療康復/手足皸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