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藜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刺藜 | 中藥圖典 |
刺藜 Cì Lí |
|
---|---|
別名 | 紅小掃帚苗、鐵掃帚苗、雞冠冠草、刺穗藜、野雞冠子草 |
功效作用 | 活血;調經;祛風止癢。主月經過多;痛經;閉經;過敏性皮炎;等麻疹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河南省中草藥手冊》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淡 |
種中文名:刺藜
種拉丁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
科中文名:藜科
科拉丁名:Chenopodiaceae
屬中文名:藜屬
屬拉丁名:Chenopodium
別名:紅小掃帚苗、鐵掃帚苗、野雞冠子草
植物形態
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體通常呈圓錐形,高15-40cm。莖直立,多分枝,有條紋,老時帶紅色,通常無毛或有疏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狹披針形至線形,長2-5cm,寬4-10mm,先瑞漸尖,基部狹窄,全緣,主脈明顯,黃白色。花序生於枝端和葉腋,為復二歧聚傘花序,最末端的分枝針刺狀;花小形,兩性,近無柄;花被片5,長圓形,先端鈍圓或驟尖,背部稍肥厚,綠色,邊緣膜質,果時開展。雄蕊5,不外露。胞果圓形,先端壓扁,不全包於花被內,果皮膜質,與種子貼生。種子橫生,圓形,邊緣有棱,黑褐色,有光澤。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甘肅、四川、青海及新疆。
國外分布:分布於亞洲及歐洲。
英文植物志:5:376
生態環境:生於沙質地、田邊路旁,為耕地雜草。
藥用
【藥 名】:刺藜
【拼 音】:CIL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
【主 治】:月經過多、痛經、閉經、過敏性皮炎、治蕁麻疹、風疹。
【性味歸經】:淡,平。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外用:煎水外洗。
【別 名】:紅小掃帚苗、鐵掃帚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河南、河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採集。洗淨、晒乾。
【拉丁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
【考 證】:出自《河南省中草藥手冊》。
|
出自A+醫學百科 「刺藜」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8%BA%E8%97%9C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刺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