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吊筆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倒吊筆葉
Dǎo Diào Bǐ Yè
別名  
功效作用 祛風解表;清熱解毒。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急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盂腎炎
英文名  
始載於 常用中草藥手冊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倒吊筆葉的功效介紹】: 倒吊筆葉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倒吊筆的葉,植物形態詳倒吊蠟燭條。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涼。

【功用主治-倒吊筆葉的功效】治急性炎症感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選方】治感冒發燒:倒吊筆干葉二至三錢。

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炎症感染取倒吊筆鮮葉製成糖衣浸膏片。

成人每日4次,每次~8片,小兒酌減。

經臨床驗證,以對急性腎盂腎炎、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氣管炎的效果比較明顯。  

植物形態

喬木,高8-20m。全株具乳汁;樹皮黃灰褐色,淺裂;枝條密生皮孔,嫩枝被黃色柔毛,老枝無毛。葉對生;葉柄長0.4-1cm;葉片堅紙質,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3-6cm,先端短漸尖,基部急尖至鈍,葉面微被柔毛,葉背密被柔毛;側脈每邊8-15條。聚傘花序頂生;花萼5裂,裂片寬卵形,比花冠筒短,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白色、淺黃色或粉色,漏斗狀,裂片5,長圓形;副花冠分裂為10鱗片,呈流蘇狀,比花藥長或等長,其中5枚鱗片生於花冠裂片上,先端通常有3個小齒,其餘5個鱗片生於花冠筒先端,先端2深裂;雄蕊5,花藥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藥箭頭狀,被短柔毛;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組成,無毛,花柱絲狀,向上逐漸增大,柱頭卵形。蓇葖2個粘生,線狀披針形,灰褐色,斑點不明顯,長15-30cm,直徑1-2cm。種子線狀紡錘形,黃褐色,先端具淡黃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3.5cm。花期4-8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關於「倒吊筆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