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三叉神經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頭部 >> 面側部深區 >> 三叉神經 |
人體解剖學 |
|
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圖10-17)
含有軀體感覺纖維和軀體運動纖維,由較粗大的感覺根和細小的運動組成。感覺根上的感覺神經節位於顳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經壓跡處,叫做三叉神經半月節。自節發出三大支,即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運動根緊貼三叉神經半月節的深面,進入下頜神經。故眼神經和上頜神經屬感覺性,而下頜神經則為混合性。三支神經的感覺纖維分布於面部皮膚,運動纖維則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經:ophthalmic nerve(圖10-17)
自半月節發出後經眶上裂入眶,分為額神經、淚腺神經及鼻睫狀神經等三支。
(一)額神經frontal nerve
最粗,在上瞼提肌的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為二支,較大的外側支為眶上神經;較小的內側支為滑車上神經。滑車上神經經眶上孔內側的額切跡,眶上神經經眶上孔(切跡)出眶,佈於額部的皮膚。
(二)淚腺神經Lacrimal nerve
(三)鼻睫狀神經nasociliary nerve
在上直肌的下面斜越視神經上方至眶內側,分出睫狀節長根和2-3支睫狀長神經等。分布於眼球、眼瞼、淚囊、鼻腔前部的粘膜和鼻下部的皮膚。
圖10-16 面側深區的翼叢
2.上頜神經:maxillary nerve(圖10-17)
經園孔出顱至翼齶窩,再經眶下裂入眶區,經眶下溝、管,出眶下孔稱眶下神經。
上頜神經分布於眼裂和口裂之間的皮膚、上頜牙齒以及鼻腔和口腔的粘膜。
上頜神經主要分支有:
(一)上牙槽神經superior alveolar nerve
該神經分為前、中、後三支。上牙槽後支在翼齶窩內自上頜神經主幹發出,在上頜骨體後方入骨質;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別在眶下溝和眶下管內由眶下神經發出。上述神經分布於上頜牙齒及牙齦。
(二)蝶齶神經
為兩根短小的神經,在翼齶窩內分出,向下連於翼齶神經節,由節發出的分支佈於鼻腔和齶部粘膜。
(三)眶下神經infraorbital nerve
為上頜神經本乾的延續,眶下裂入眶,行經眶下溝、眶下管,再經眶下孔出眶,分布於眼瞼鼻外側部,上唇和頰部皮膚,在沿途發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四)顴神經
較細小,在翼齶窩發出,經眶下裂入眶,在眶內分為兩小支,分布於顴顳部皮膚,顴神經發出小支加入淚腺神經,主管淚腺的感覺和分泌(淚腺分泌為岩大神經在翼齶神經節換神經元後,其節後纖維隨顴神經分布至淚腺)。
圖10-17 三叉神經
3.下頜神經mandibular nerve(圖10-17、18)
是混合性神經,經卵圓孔出顱在顳下窩內即分出許多分支。感覺纖維分布於下頜牙齒及牙齦、口腔底、頰部的粘膜、舌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運動纖維主要分布於咀嚼肌。下頜神經的主要分支有:
(一)耳顳神經auriculo-temporal nerve
以兩個根起始,挾持著硬腦膜中動脈,然後合成一干,在下頜關節後方轉向上行,自腮腺上緣穿出,與顳淺動、靜脈伴行,分布於顳部皮膚、下頜關節、外耳道的皮膚、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膚。
在腮腺內發出一小支分布於腮腺,此支含有副交感纖維,來自舌咽神經的岩小神經,經耳神經節換神經元後發出的節後纖維。
圖10-18 下頜神經
自翼外肌兩頭間穿出,沿頰肌外面前行貫穿此肌,分布於頰部的皮膚和頰粘膜。
(三)下牙槽神經inferior alveolar (dental) nerve(圖10-17、18、19)
為混合性神經,在舌神經的後方,沿翼內肌外側面下行,經下頜孔進入下頜管,在管內分成許多小支,分布於下頜牙齒、牙齦、終支從頦孔穿出稱頦神經,佈於頦部及唇的皮膚和粘膜。
在未進入下頜孔以前,下牙槽神經發出一小支走向前下方支配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四)舌神經lingual nerve
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行向前下方,在舌骨舌肌外側越過下頜下腺上方至舌尖。支配口腔底和舌前2/3粘膜的軀體感覺。
舌神經在行程中有來自面神經的鼓索加入(圖10-17、19),故鼓索內的味覺纖維隨著舌神經分布到舌前2/3司味覺,故鼓索內的副交感纖維隨舌神經到下頜下神經節,換神經元後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於下頜下腺及舌下腺,支想腺體的分泌。
(五)咀嚼肌支為數支,支配咀嚼肌。
一側三叉神經完全性損傷後,損傷側的面部皮膚、角膜、結合膜、鼻腔、口腔粘膜和舌前2/3一般感覺均消失,由於角膜感受消失故角膜反射不能引出。損傷側咬合無力,張口時下頜歪向患側。
圖10-19 鼓索、翼齶神經節與耳神經節
(六)附於三叉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節
顱部經動眼、面和舌咽神經走行的副交感節前纖維,到達周圍4對副交感節換神經元,再發出節後纖維抵達效應器官,這4對副交感節均位於三叉神經干或其分支附近。它們是:
(1)睫狀神經節ciliary ganglion(圖10-17)
位於視神經的外側與外直肌之間。有三個根進入此節。①副交感根 即睫狀神經節短根,來自動眼神經內的副交感纖維,在節內換神經元後發出節後纖維加入睫狀短神經;②交感根來自海綿竇部的頸內動脈叢;③感覺根來自鼻睫狀神經。
由節發出6-10條睫狀短神經,向前進入眼球。其副交感纖維支配睫狀肌和瞳孔括約肌;交感纖維支配瞳孔開大肌和眼球內血管,感覺纖維接受眼球的一般感覺。
(2)翼齶神經節pterygopalatine ganglion(圖10-17、19)
位於翼齶窩內,上頜神經的下方,接受三個根。①副交感根 來自面神經的岩大神經,該神經出破裂孔經翼管至翼齶窩,在節內換神經元後,發出節後纖維一部分隨上頜神經的分支顴神經至眶內,再隨淚腺神經至淚腺;另一部分經齶大、小神經和鼻後支佈於齶和鼻腔的粘膜腺體;②交感根自頸內動脈的交感神經叢發出,叫做岩深神經,在破裂孔處與岩大神經合併形成翼管神經,經翼管至翼齶窩內;③感覺根 來自上頜神經的蝶齶神經。翼齶神經節的分支為鼻後支和齶神經佈於鼻腔和齶的粘膜。
(3)耳神經節 otic ganglion(圖10-19)
在卵圓孔下方,貼於下頜神經內側面,接受4個根來的纖維。
①副交感神經 來自舌咽神經的岩小神經,在節內換神經元後,節後纖維隨耳顳神經至腮腺司該腺分泌;②交感根 來自腦膜中動脈交感叢;③感覺根 來自耳顳神經,分布於腮腺。④運動根 來自下頜神經,分布於鼓膜張肌和齶帆張肌。
(4)下頜下神經節submandibular ganglion(圖10-17、19)
①副交感根來自面神經鼓索內的副交感纖維,經舌神經到下頜下神經節,換神經元後,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於下頜下腺、舌下腺,司該二腺的分泌;②交感根 來自面動脈的交感叢;③感覺根 來自舌神經。
參看
面部深層的血管 | 舌咽神經 |
|
關於「人體解剖學/三叉神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