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黎豆
Lí Dòu
別名 虎豆、狸豆、巴山虎豆、鼠豆
功效作用 益氣生津。主消渴
英文名 Seed of Capitateflower Velvetbean
始載於 本草拾遺
毒性 小毒
歸經 肺經脾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出自1.《爾雅》郭璞註:欇,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莢有毛刺。

2.《本草拾遺》:黎豆,生江南,蔓如葛,子如皂莢子,作狸首文,故名黎豆。

3.《綱目》:狸豆野主,山人亦有種之者,三月下種生蔓,其葉如豇豆葉,但文理偏斜。六、七月開花成簇,紫色,狀如扁豆花,一枝結莢十餘,長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則黑而露筋,宛如干熊指爪之狀,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點如狸文,煮去黑汁,同豬雞肉再煮,味乃佳。

【拼音名】 Lí Dòu

【英文名】 Seed of Capitateflower Velvetbean

【別名】虎豆、狸豆、巴山虎豆、鼠豆。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頭花黎豆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izolobium capitatum (Sweet)O.Kuntze[Mucuna capitata Sweet;Carpopogon capitatum Roxb.]

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打下種子。

【原形態】頭花黎豆 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被白色疏柔毛。三出複葉;頂生小葉寬卵形,長6-9cm,寬4.5-7cm,先端鈍圓,有短尖,基部圓楔形,側生小葉偏斜;小托葉剛毛狀。總狀花序短縮成頭狀,腋生;萼鍾狀,二唇形,下面一個萼齒較長,密被白色短硬毛;花冠深紫色,長2.5-3cm;雄蕊10,二體,(9)十1;子房有棕色毛,花柱絲狀,有白色短柔毛。莢果木質,條形,深棕色,長約9cm,寬約1.5cm,密被淡黃色短柔毛。種子灰白色,腎形,長約1.5cm,寬1cm,周圍有圍領狀隆起的白色種阜。花、果期10月。

【生境分布】常為栽培,分布於江蘇、安徽。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扁橢圓形式腎形,長約1.4cm,寬約1cm,厚約6mm表面灰白色,有灰黑色斑紋,微皺縮,略具光澤,邊緣有灰黑色種臍,長約6mm,寬約1.5mm,種臍色。飛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

化學成份】

種子含L-3,4-二羥基苯丙氨酸(L-3,4-dihydroxyphebnylalanine),含量達2.65%,色氨酸(tryptophan),胱氨酸(cystine),蛋氨酸(methio-nine)。

全株含L-多巴(L-dopa)。

性味】味甘;微苦;性溫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益氣生津。主消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煮食。

【摘錄】《中華本草》

關於「黎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