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根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茶根 | 中藥圖典 |
黃茶根 Huánɡ Chá Gēn |
|
---|---|
別名 | 女兒茶、岩果紫、女兒紅、紫果葉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痢疾;瘡癰;吐血;咯血;痔瘡出血;崩漏;白帶;暑熱煩渴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澀 |
黃茶根是女兒茶的一個別名.
女兒茶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岩果紫(《貴州民間藥物》),黃茶根、女兒紅(《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崖棗樹的根或枝葉。
【植物形態】崖棗樹
灌木,高僅1.5米。多小枝,互生,嫩時密生短柔毛。單葉互生;有二形:一為橢圓形或近圓形,長O.5~1厘米;一為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廣楔形,邊緣疏生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及葉柄具毛;葉柄長1~2毫米;有略呈刺狀之托葉,花細小,1~2朵生於葉腋,5基數,花梗極短,外邊有短柔毛。核果卵圓形或近於球形,直徑5毫米,黑色,果柄長1毫米。種子3粒,橢圓形。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於低山丘陵多岩石的地方。分布湖北、四川、貴州、陝西等地。
【中藥化學成分】枝葉含大黃素(emodin),歐鼠李貳(frangulin)A,山柰酚(kaempferol);根莖含女兒茶多糖(NLC-A),相對分子質量1.2×l0(4),其結構為以α(1→4)-D-葡萄糖殘基為主鏈,並在0-6位有分枝的葡聚糖。
【採集】4~5月采嫩枝葉;秋冬采根。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澀微苦,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止血。治吐血,痔血,崩漏,月經不調,痢疾。
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涼血。"
②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搗絨敷瘡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消積,活血通經。治食積,肝經積滯,月經不調,吐血,勞傷,咳嗽,氣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鮮者1~2兩)。
【選方】①治痔瘡出血:鮮女兒茶根一兩五錢,鮮刺老包根一兩,地石榴果(即小種地瓜,要過冬的)一兩。炖豬肉半斤,多放湯,少加鹽,炖好後去渣,每天吃三次,每次飯碗。(《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痢疾,崩帶:女兒茶一兩至一兩五錢。水煎,分二次服(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
關於「黃茶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