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蜜蜂子
Mì Fēnɡ Zǐ
別名 蜂子
功效作用 祛風解毒,殺蟲。治頭風麻風丹毒風疹蟲積腹痛婦女帶下
英文名 Bee Larva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
藥性
藥味

【拉丁名】Apis cerana Fabricius

異名】蜂子(《本經》)。

【來源】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的幼蟲。

【動植物形態】1.中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組成。工蜂全體被黃褐色毛。頭略呈三角形。胸部3節。翅2對,膜質透明。足3對,有採集花粉的構造。腹部圓錐狀,有毒腺和螫針。腹下有蠟板4 對,內有蠟腺,分泌蠟質。蜂王體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長,生殖器發達,專營生殖產卵。雄蜂較工蜂稍大,頭呈球形,尾無毒腺和螫針,足上無采貯花粉構造,腹無蠟板及蠟腺。

2.義大利蜜蜂,體似中華蜜蜂,但較之為大。

性味歸經】甘,平。①《本經》: "味甘,平。"②《別錄》, "微寒,無毒。"③《日華子本草》: "涼,有毒。"入脾、胃二經。

【功用主治-蜜蜂子的功效】祛風解毒,殺蟲。

治頭風,麻風丹毒風疹,蟲積腹痛婦女帶下

①《本經》:主風頭,補虛羸傷中。

②《別錄》:主心腹痛,大人小兒腹中五蟲口吐出者,面目黃。

③《本草拾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④《綱目》:治大風癘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炒炙或研末。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畏黃芩芍藥牡蠣

②《蜀本草》:畏白前

【關 鍵 詞】 祛風 解毒 殺蟲 頭風 麻風 丹毒 風疹 蟲積腹痛 婦女帶下

【選方】治大風癘疾,眉毛墮落,皮肉已爛成瘡者:蜜蜂子、胡蜂子、黃蜂子(並炒)各一分,白花蛇烏蛇(並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蠍(去土,炒)、白僵蠶(炒)各一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蠍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者,炒)各十五枚,丹砂一兩,雄黃(醋熬)一分,龍腦半錢。

為末。

每服一錢匕,溫蜜湯調下,日三、五服。

(《聖濟總錄》)

關於「蜜蜂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