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苦芺
Kǔ ǎo
別名 鉤芺、苦板、苦菜、敗醬、敗醬草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暑熱煩悶;津瘡;丹毒癰腫痔瘡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英文名 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出自《本草經集注》。

1.《爾雅》郭璞註:鉤芺,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薹似薊,初生可食。

2.陶弘景苦芺,處處有之,人取莖生食之。五月五日采,暴干。

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為漏蘆,非也。

4.《食療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瘡。不堪多食爾。

5.《蜀本草》:《圖經》有雲,苦芺子若貓薊,莖圓無刺。所在下濕地有之。

6.《本草綱目》:《爾雅》鉤芺,即此苦芺也。許

【拼音名】 Kǔ ǎo

【英文名】 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

【別名】 鉤芺、苦板、苦菜敗醬敗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蒙山萵苣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uca tatarica (L.) C.A. Mey.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晒乾。

【原形態】 蒙山萵苣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分枝。葉互生;下部葉長圓形,灰綠色,基部收窄,半抱莖,羽狀或倒向羽狀深裂或淺裂,質厚,稍肉質;莖中部葉與下部葉同形,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不分裂,全緣;上部葉全緣,抱莖;有時全部葉全緣而不分裂。頭狀花序多數,有20個小花,在莖枝頂端排成開展圓錐狀花序;舌狀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長圓狀條形,秒壓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無邊緣或有不明顯的狹窄邊緣,有5-7條縱肋,果頸漸窄,較長,灰白色,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粘土或砂質土壤上,常風於河邊、湖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等地。

化學成份】 開花的地上部分含山萵苣苦素(lactupicrin),山萵苣素(lactucin),α-香樹脂醇(α-amyrin)[1]。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暑熱煩悶;津瘡;丹毒癰腫痔瘡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生嚼。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面目通身漆瘡。

2.陶弘景:燒作灰以療金瘡

3.《日華子本草》:治丹毒。

4.汪穎《食物本草》:煎湯洗痔。

5.《本草綱目》:下氣,解熱

6.《醫林纂要》:解暑去熱。

7.《湖南藥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熱毒,利胸膈,除煩悶,補虛損。

8.《廣西藥植名錄》:涼血止血活血解毒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苦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