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蘆骨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苦蘆骨 | 中藥圖典 |
苦蘆骨 Kǔ Lú Gǔ |
|
---|---|
別名 | 五節芒、巴茅果、馬兒桿、牛草果 |
功效作用 | 發表,理氣,調經。主治小兒疹出不透,小兒疝氣,月經不調,胃寒作痛,筋骨扭傷,淋病。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甘 |
【拼音名】 Kǔ Lú Gǔ
【來源】 禾本科苦蘆骨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以蟲癭入藥。
【生境分布】 江蘇、安徽、貴州、華南。
【性味】 甘,溫。
【功效與作用】 發表,理氣,調經。主治小兒疹出不透,小兒疝氣,月經不調,胃寒作痛,筋骨扭傷,淋病。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
出自A+醫學百科 「苦蘆骨」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B%A6%E8%8A%A6%E9%AA%A8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苦蘆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