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bg3.jpg

癭瘤的一種,指在植物體上由於昆蟲產卵寄生引起的異常發育部分。多數是由蚜蟲、雙翅目和蜂類等昆蟲在高等植物的地上部形成,有時線蟲在根部也能形成。由於寄生昆蟲的種類不同,在寄主上產生的蟲癭形伏也不同,所以可藉此鑒別寄生昆蟲的種類,這種鑒別一般稱為蟲癭學(cecidology)。據認為這是由於寄生昆蟲所產生的物質和侵入引起的傷害促進了細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分化異常的結果。蟲癭組織含有單寧,作為五倍子沒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癭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礙座花而造成嚴重危害。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的分泌物的刺激,細胞加速分裂而長成的一種畸形構造,呈囊狀、球狀或圓筒狀。如蚜蟲、介殼蟲、象鼻蟲、葉蜂、癭蚊、卷葉娥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蟲癭。我國盛產的五倍子,即由一類蚜蟲(五倍子蚜)所造成,內含鞣酸,可供染料、製革、化工、中藥等用。  

造癭的生物

昆蟲

由昆蟲所引起的癭叫做蟲癭(insect gall)。可以產生蟲癭的昆蟲,稱做造癭昆蟲(gall-inducing insect)。產生蟲癭的植物,叫做成癭植物。蟲癭通常是由幼蟲或是成蟲食用植物的部位,並注入化學物質、或是母蟲產卵所造成的機械性刺激所引起。蟲癭產生後,幼蟲就在裡面發育成長,直到成熟後才離開。一般來說,昆蟲必需把握植物細胞分裂最快、形成蟲癭的組織仍在發育的時期,如春天,來造癭。雖然蟲癭可在植物的很多部位上發現,如葉片、葉柄、枝條、芽、根或花,但是造癭昆蟲非常專一,通常只在一種組織、一種植物上造癭,最多也只在相近的植物種上造癭。

造癭昆蟲有7大類、分成6個目:膜翅目的癭蜂、葉蜂等;雙翅目的癭蚋、果實蠅等;同翅目腹吻亞目的蚜蟲、介殼蟲及木蝨等;半翅目的網蟲春;纓翅目的薊馬;鱗翅目的卷葉蛾、透翅蛾等;鞘翅目的天牛、象鼻蟲等。

關於「蟲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